首页 > 网络 > 网络热点

中国航天员刷新出舱纪录,门道不少

常驻编辑 网络热点 2022-10-09 航天员   中国   神舟   舱门   门道   空间站   气压   航天   太空   地面   纪录   环境
M49拜客生活常识网

关闭多道门之后,航天员身着舱外航天服进行大流量冲洗与吸氧排氮,简单地说,就是将舱外航天服内部转变为纯氧环境。由于空间站舱内气压比标准气压略低,舱外航天服内部气压仅有地面标准大气压的一半,航天员必须吸纯氧,尽量排除体内氮气。否则,氮气会在舱外异常溢出,航天员有可能患减压病,甚至危及生命。M49拜客生活常识网

航天员要想在舱外及时避开辐射和太空碎片等潜在危害,少不了地面监测和指挥系统帮助,这就对天地通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舱任务期间,能源供应问题不能马虎,太阳翼的位置要争取协调好阳光入射角度,至少需要1名航天员在空间站内操作各种设备协助,背后是先进制造业的集体支持。M49拜客生活常识网

出舱半天 训练整年M49拜客生活常识网

“我已出舱,感觉良好。”2008年9月27日,翟志刚出舱留言,第一次在太空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航天员舱外行动一般持续数小时,却需要在地面上付出百倍努力。M49拜客生活常识网

航天员飞天之前会在科研训练中心学习基础理论知识,锻炼操作技能,开展出舱程序及任务训练。整个地面训练过程异常艰辛,男女训练标准一致。正是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他们不断超越自我,挑战极限,为出舱活动打下了坚实的身体素质基础。M49拜客生活常识网

出舱模拟器能够模拟太空环境和设备使用状态,营造逼真的触觉、视听觉、舱外压力密度等,还能给航天员制造各种各样的难题,训练他们应对突发状况的处置能力。M49拜客生活常识网

如果还嫌失重环境不够逼真,航天员就要体验中性浮力水槽。水下有同比例布置的空间站舱段模型,航天员必须穿上特制的带有铅块的训练服,负重达200公斤,每次在水下训练数小时,几乎每天都要重复。训练服的重量控制精准巧妙,让人体悬浮在水下,提供了近乎失重的环境,便于航天员练习舱外活动和出舱步骤,另有多个复杂的单项训练。M49拜客生活常识网

航天员在水下训练。M49拜客生活常识网

总之,航天员在太空中的每个操作动作都要在地球上经过千锤百炼,“熟能生巧”,成长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应变能力、技术功底全能的“六边形战士”。M49拜客生活常识网

中国空间站正处于建造阶段,航天员工作繁忙。经过辛勤训练和周到细致的准备后,每个飞行乘组都承担了不止一次出舱任务,频繁出舱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M49拜客生活常识网

未来中国空间站建成并常态化运行后,随着太空环境监测、指挥控制、 舱外设备、航天服等方面的技术进步,以及航天员任务流程更加优化,频繁出舱的风险会更低,也有望减少。虽然观众可能遗憾,但这将是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重大进步,相信中国人漫步太空的脚步会更稳、更远。M49拜客生活常识网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M49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见证历史!神十三着陆瞬间:小动物跑到现场看航天员落地
  •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
  • 全网都在等她回归,果然一下「爆火」
  • 数字盘点:中国空间站   扎实迈好每一步
  • 王亚平和丈夫的爱情,到底有多美?
  • 今年首场月食“超级花血月”现身
  • 神舟14号将在6月发射!会有刘洋吗?女航天员有什么优势?
  • 原来,航天员才是“居家健身大神”
  • 神舟的故事
  • 谁在泄密?官方尚未公布“神十四”发射时间,为何有人提前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