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型理财是绝对有保障的吗 养老保险理财一年热销900亿,养老理财能“养老”吗?
考验银行理财长期能力
“银行理财产品高度同质化,各银行及其理财公司的竞争能力体现在品牌特色、产品体系、营销体系上。”普益标准研究员余雅琴认为,银行及理财子应确立战略发展方向及差异化发展路线。
试点养老理财的一大特点在于其稳健性。在制度设计上,养老理财产品均建立平滑基金、风险准备金等风险管控机制。根据产品说明书,产品运作周期内累计净值增长率超过业绩比较基准下限的,将收取一部分作为收益平滑基金。当产品年化收益率低于业绩比较基准下限时,平滑基金将对产品进行回补。“平滑基金风险准备金在计提上的要求非常严格,一定程度上为产品兜底。”陈燕说。
陈燕认为,固收类理财是银行本身擅长的领域,理财子公司可根据自身投研优势来定投资标的,有的理财子公司母行非标资产有优势,可以适当增加非标比重;有的理财子公司更擅长权益市场研究,可以适当增加权益投资;还有的擅长做标准化债券交易,比如通过杠杆交易,可转债交易等。
为保障投资收益稳健,各理财公司都采用了相应的措施。光大理财表示,在投资策略上,采用稳健的资产配置策略,发挥银行理财多资产、多策略优势进行投资组合,帮助投资者穿越周期、熨平波动。
工银理财表示,在投资策略上以大类资产配置理念为引领,采用类CPPI(固定比例组合动态管理)策略,优选安全等级更高的子类资产,重点投向符合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的领域。
另一方面,养老理财的流动性也有待优化。对于不少投资者而言,缺乏长达5年、10年的长期理财意愿,对于产品的灵活申赎、及时分红提出了考量。目前多数养老理财产品具备分红机制及提前赎回条款,投资者在重大疾病或买房等重大支出事项的特殊情形下,可对理财产品进行提前赎回,一些养老理财产品不设置赎回费。
理财机构也在尝试增设开放式产品。光大理财创新设计了开放式养老理财产品,发行了“颐享阳光养老理财产品橙2028”,产品成立首年每月可申购,产品成立满1年后再封闭运作,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流动性需求。
不过,理财产品有“不可能三角”,陈燕认为,一款理财产品要同时满足“收益率、流动性和安全性”三个条件,几乎不可能。这对投资者而言,也意味着理财需求上的取舍。董克用表示,没有最好的理财产品,只有最适合的产品。因投资者年龄差异、财富状况、心理因素等各方面的不同,单个养老金融产品无法兼顾所有诉求,因此金融机构应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进行产品设计,匹配相应的客户需求。
此外,养老理财如何“可持续”也将考验理财子公司的投研能力。光大理财总经理潘东曾公开表示,养老理财产品极低的管理费、销售费以及零申购费、赎回费的产品,一方面是养老理财的普惠属性和银行理财公司的社会责任担当,另一方面,如果放眼长远,各类养老金管理机构要管理大体量的资金,要提升投资管理能力,还需要在普惠和可持续发展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光大理财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应,“未来,综合解决方案的能力对资管机构的综合竞争力至关重要。养老不仅是资管行业的生态,也超越了行业本身。除了投资,还有康养、文娱、养老、医疗等,需要为养老的客户提供综合的解决方案。”
工银理财则认为,要将投研能力转化为长期稳健、可分享的投资收益,进一步丰富养老产品的精细化供给,并利用好母行遍布全国的分支机构和成熟的理财顾问队伍,进一步提升针对养老客群的服务效能。
(应受访者要求,徐昕、林青为化名)
发于2022.10.17总第1064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杂志标题:试点一周年,养老理财能“养老”吗?
记者:蒋芷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