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阿兰·阿斯佩、约翰·克劳泽和安东·塞林格三人,基于量子纠缠的研究,共享2022年物理学诺贝尔奖。
刘慈欣在小说《球状闪电》中,这样描写量子纠缠:
不看,它就存在;看了,它就消失。
这个看似匪夷所思的现象,有个很直观的解释:
你有两个球,一黑一白,一个握在手心,另一个散落别处。
在你摊开手前,手里的球可以是黑色,也可以是白色,概率各为50%。
此时球处于一种“可黑可白”的叠加态。
一旦你看到手里的球是黑色,那另一个球必然是白色,叠加态的球也就不复存在。
手里的球本可以有无数多种颜色,但只要你看到一个结果,其他再多的可能性,都会在瞬间消失。
01
量子纠缠中的“看”与“不看”,让我想起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两个农民找一位老道士算命。
老道士对第一个人说:接下来10年,你每年都会有很好的收成。
他又告诉第二个人:你的田明年会被洪水冲掉。
至于不种田还能做什么,老道士语焉不详。
回家后,第一个农民满心欢喜下田干活,另一个农民只好离开村子另谋生路。
经过多年打拼,第二个农民成为一名买卖丝绸的富商。
而第一个农民仍在种地,虽说每年收成不错,积蓄仍只能支撑最基本的生活。
第二个故事,来自英格兰作家赫胥黎的小说《美丽新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人们被划分为阿尔法、贝塔、伽马等阶层,其中伊普西隆为最低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