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有条件的县城和重点镇发展成为中小城市,年轻人大城市发展还是小县城,年轻人在县城发展,大城市的乡镇和小城市的市区选哪个4个县级市入列“大城市”,它们用什么吸引年轻人?
如何看待晋江经验、义乌模式
专家:县域经济应探索适合本土发展的特色路径
“县域经济是非常重要的国民经济的底盘。”贾康表示,4个县级市走在前列,综合反映出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县域经济的潜力是极为可观的。
在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义乌模式”“晋江经验”是两个重要关键词。
“就像电视剧《鸡毛飞上天》中的温州一样,义乌的小商品批发模式就是从小做起,从细做起,从本土文化和商业土壤生长出来的模式。”原新说。
1999年,《“中国小商品城”市场的崛起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义乌模式”》一文,首次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义乌模式”的特色概括为:由“鸡毛换糖”开始,发展以小商品流通为主的商贸业,不断积累资本、扩大经营规模,促使商业资本向制造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扩张,实现市场与产业、城市的联动发展,推进区域经济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的进程。
人民网曾在报道晋江时写道,短短40余年,晋江从一个资源匮乏、人们长期靠出海谋生的“农业穷县”快速发展成全国百强县市前十,长期位居福建省首位的现代化县域城市。
晋江市 图据视觉中国
晋江安踏,经过二十几年发展,成为具有现代化治理结构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全球化体育用品集团。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安踏集团运营门店超过11000家,现有在职员工人数6万名,35岁以下员工占比超70%,海外员工人数超8000人,每年吸引近千名大学生。
原新表示,四个县级市给其他经济县域提供了学习的样板。但对于中国2000多个县级行政单位来说,应该秉持多样性原则,针对不同的区域,结合地方发展特点,探索适合本土化发展的特色路径。
据公开报道,十年间,昆山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从2012年的385家增长到2264家;义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1%,从2012年的42875元到2021年的86628元,连续10多年荣膺全国各县市第一。慈溪曾7次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县市”称号。
贾康认为,人口的涌入可以充分激发当地房地产的发展潜力,在与产业互动中形成更好产业布局、更有活力的产业集群。
在房地产市场中,昆山被称为“环沪第一城”。2022年8月18日,昆山取消了外地户籍购房的社保要求,迎楼市回温。
“达到一定的发达程度以后,市场化、国际化、高科技化融合度越来越高,未来升级前景愈发广阔,在经济增长极区域里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也会更高,对于美好生活向往所获得的满足感也会越来越充分。”贾康说。
县级市成为大城市之后如何做?
专家:应以大城市标准解决年轻人现实问题
超大城市、特大城市、Ⅰ型大城市、Ⅱ型大城市、中等城市、Ⅰ型小城市和Ⅱ型小城市,城市规模等级一直是中国城市分级管理的重要依据。
2014年,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要严格控制特大城市的人口。
2019年4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该文件明确,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在此前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的基础上,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这么多人来到这个城市,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年轻人为这个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个城市也要面临过去没有面临过的新问题,比如年轻人的稳定就业问题、婚姻问题、安家问题,甚至是年轻人的家人随迁问题。”原新说。
原新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对于四个县级市来说,大城市相应的制度安排都要跟进。“用大城市的标准来塑造城市的基础设施,为年轻人的文化生活、继续学习创造更多条件”。
2022年7月12日,《“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负责同志就该《实施方案》答记者问时提到,应加大政策举措力度,促进人口经济在城市间合理分布,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一是分类推动城市群发展;二是有序培育现代化都市圈;三是推动超大特大城市转变发展方式;四是提升大中城市功能品质;五是增强小城市发展活力;六是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