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东非大裂谷的形成和板块运动的作用下,大约在2000多万年前,非洲北移逐渐和欧亚大陆连接上,本地特有的物种,如类人猿和长鼻类的乳齿象,便开始走出非洲,我们现在很多熟悉的动物,如猫科动物或大型食草动物像长颈鹿、犀牛、斑马的祖先,反而是由亚洲迁徙到非洲的。物种的迁徙,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在大自然中,一个物种完全殖民到另一个地区,往往需要极其漫长的时间,有可能长达数万年,甚至更久。
在前面我们就了解到,我们的祖先智人,大约在5万到20万年前开始走出非洲,在这数万年的时间里,他们和率先走出非洲的古人类之间,进行了密切且长期的互动。根据对古人类化石的DNA测序,发现了不同人种之间的基因交流。我在这一期了做了详细的说明,在此不过多的赘述。关于人类的起源与迁徙的问题,大多是根据化石做出的理论性推测,实际上在学术界,科学家至今也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也许在某一天,人类科学技术得到空前的提升,并且对考古发现有重大的推动性作用,或许会得到一个确定性的答案。不过目前来看,关于人类起源和迁徙的主流观点是:最早的人类大概是在200多万年前在东非开始演化,也就是中新世晚期,根据挖掘的化石,科学家推断人类最原始的祖先是一种所谓的南方古猿,也叫阿法南猿,最著名的化石发现就是南猿露西。
她是1974年由美国人类学家唐纳德·约翰森等人于在埃塞俄比亚阿法尔谷底发现。露西生活在320万年以前,被科学家归类进人族,这副骨架具有类似猿的脑容量和类似于人类的二足直立行走结构。阿法南猿或南方古猿阿法种,是生存于390-290万年前已灭绝的人科。她与较晚出现的非洲南方古猿一样,身形比较修长。研究发现阿法南方古猿是南方古猿属及人属的祖先。与现今及已灭绝的类人猿比较,阿法南方古猿的犬齿及臼jiù齿较细小,但体型却比现代人大一些。阿法南方古猿的脑部较小,脑容量只有约380-430立方厘米,有下巴突出的面部。阿法南方古猿细小的脑部及原始面孔,加上双足行走的能力,改变了古人类学家对于人类祖先的传统认知。
大约在150万年前,这些远古时期的人类,主要以能人和直立人为主流的一部分离开了家园,开始走向世界。他们的足迹遍及北非、亚洲、欧洲,并且还在各地发展出了不同的人种,如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等。而我们的祖先智人,则是在15万年前开始走出非洲,一般认为,让智人迁徙的主要动力就是寻找食物。事实上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首先并不是所有的智人都离开了非洲,走出非洲的只不过是整个族群的一部分。其次人类因非洲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以及地质变化等诸多因素,才促进了人类的演化。然而在智人迁徙之时,非洲的居住条件并没有变得不适宜人类的生存。
而且没有离开非洲的族群,依然是世世代代的生活在非洲美丽的大草原上,依靠打猎采集为生。《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则认为,促使人类迁徙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内部的膨胀,简单地说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掌握的生存本领,足以称霸整个生物界。没有天敌的人类,人口也急速增长,随着人口的膨胀,一些族群迫于生存的压力,不得不背井离乡。很多人认为人类的迁徙是史诗般的波澜壮阔的大规模转移。不过在实际中,这一过程大概是缓慢渐进的。
此外,如赫拉利在书中所说,也可能是遇上自然灾害、暴力冲突、又或是碰上某个特别有领袖魅力的首领,部落也可能走出自己原有的领土区域。这些流浪正是促成人类扩张到全球的动力。尤瓦尔赫拉里还认为,如果某个部落每40年拆伙一次,新部落往东移100公里,经过大约1万年后,就会从东非抵达中国。我个人以为,人类的好奇心也是促使智人族群不断扩张版图的原因——有时候迁徙并不一定是出于被迫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