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自己的遗嘱怎么会产生法律效力?
1.遗嘱人自己写的。
即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不是他人伪造或篡改的内容,字迹清晰,意思准确明确。
2.遗嘱人必须注明年、月、日。
在立遗嘱时鉴定遗嘱人是否具有立遗嘱能力,鉴定遗嘱的真实性,便于多个遗嘱的出现,确定哪一个遗嘱是最终的、发生法律效力的遗嘱,规定具体的日期是必不可少的。
3.立遗嘱人签名
遗嘱人签字后,表示是谁立的遗嘱;否则,没有亲笔签名的遗嘱无效。
另外,如果前后准备了多份遗嘱,最终遗嘱确定后,可以进行公证。虽然遗嘱是有效的,即不需要公证,但公证后的遗嘱比其他形式的遗嘱更有效。
而且公证遗嘱没有时间限制,如果没有其他新的公证遗嘱,遗嘱仍然有效。所以,如果已经有多份遗嘱,可以进行公证。
最后,为了保证子孙后代将来遵循自己的财产安排,大部分人都会先写遗嘱,所以要注意遗嘱的法律效力。如果内容比较多,财产情况比较复杂,需要安排的儿孙较多,建议找专业律师写遗嘱。
你的遗嘱有效期有多长?
其实写好自己的遗嘱后,只要立遗嘱人死亡,遗嘱立即生效,只是没有时间限制。
但对财产继承有争议的,提起诉讼的有效期间为2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而且,自继承之日起超过20年的,不能提起诉讼。
另外,立遗嘱人写好遗嘱后,如有必要,可以撤销或变更遗嘱,没有时间限制。
如果遗嘱人先后立下或变更遗嘱,导致继承开始后出现多份遗嘱,且所有遗嘱合法有效但内容冲突,如一份注明财产只留给长子,另一份注明只留给幼子,难以确定最终遗嘱,则可按以下方式处理:
1.在中国,公证遗嘱享有优先权。多份遗嘱中有公证遗嘱的,则以公证遗嘱为准。
而公证过的遗嘱,如果没有新的公证遗嘱推翻这个遗嘱,公证过的遗嘱仍然有效。
2.多个遗嘱的效力是一致的,后订立的遗嘱效力优于前订立的遗嘱。多份遗嘱发生冲突时,以最后一份遗嘱为准。
自我意志的条件是什么?
(a)自写遗嘱中处理的财产必须是其自己的合法财产。
遗产是公民死亡时留下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公民的收入、房屋和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近年来,财产形式多样化,如股权、证券等。立遗嘱人只能处理个人财产。在司法实践中,部分遗嘱人缺乏这种意识,或者由于我国传统“大男子主义”的影响,在立遗嘱时,根本就没有想到要先分出配偶的一部分财产,否则一旦纠纷闹上法庭,很容易导致遗嘱部分无效的后果。除此之外,立遗嘱人在立遗嘱时,应尽可能涵盖全部遗产,同时写明遗产分配比例等。
(2)遗嘱的签名
我国的习俗强调签名,但不承认盖章和按指纹的方式。如果立遗嘱人不签字,虽然遗嘱内容真实,但由于缺乏形式要件而无效。除了以上分析,如果自拟遗嘱有一些改动,建议在改动的地方签名打印并注明改动的日期,但最好是重新立遗嘱。
(3)自写遗嘱的时间尤为关键。
自写遗嘱必须写明确切日期,注明年、月、日。通过日期,我们可以判断遗嘱的有效性。司法实践中,由于未规定日期或日期不准确,发现不符合遗嘱形式要求,导致遗嘱无效的案例比比皆是。应该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写,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此外,中国的继承法没有规定日期的涂写和更改。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持权属证书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