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借鉴郑和船队设计,中国新型风帆油轮远航,全球船运重启“复古风”?
其中,中国、日本、欧洲在此方向的研究与运用走在了世界的前沿,风帆再次以崭新的姿态回到了我们的视野。据中国船级社相关技术专家介绍,目前风帆助推船主要是两大的流派,一种叫硬质翼面帆,另一种叫旋筒帆。
日本风帆船舶研究起步较早
现代风帆助力航行研究,日本起步较早,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致力于风帆助航船研究,1980年建成全球第一艘用现代风帆助航的“新爱德丸”号,载重1600 吨,用2块卷折式纤维增强塑料风帆,1台低速柴油机作为辅助动力,两者配合使用,与载重相同的普通机动船相比,这艘船可节省燃料50%,但运输时间增加20%,这种风帆船由于吨位过小,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帆船。
2020年,日本商船三井与大岛造船合作开发建造的风帆动力巴拿马型散货船“风挑战者”(Wind Challenger),预计将在2022年投入运营。这是一艘9.9万载重吨煤炭运输船,全长235米,宽43米,通过可伸缩的硬翼帆可以变换利用风能作为推进力,与同类型传统船舶相比,预计将能减少5-8%的温室气体排放,显著降低了船舶燃油消耗,从而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少了船舶作业对环境的影响。
欧洲风帆船节能研究持续发力
欧洲也一直走在风帆船舶研究的前沿。德国“天帆”公司一直致力于研发借助风力推动的“天帆”系列船舶。
2007年,“天帆”公司研发制造了“白鲸天帆号”。“白鲸天帆号”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风帆船,而应该叫“风筝船”,是用一张面积大概为160平方米的超轻合成纤维帆布,制成了一个外形类似于风筝的双层可充气风帆,利用电动桅杆放飞在货轮外,把它像风筝一样“放飞”到100-300米的空中,靠风力为船只提供辅助动力。“天帆系统”油耗节省率就可在10%到35%之间浮动,风力最理想时甚至可以短期节油50%。
2016年,德国风帆公司又研制出了Eship1船舶,该货轮可以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旋筒帆船舶。Eship1船舶在船首和船尾位置装置了四个旋转式的铝制转筒风帆结构。利用风帆来借助风力带动船只前行,Eship1号的燃料节能效果可达30%。但德国目前风帆船舶技术还未成熟,最大风帆货轮的吨位只能达到万吨,只适用于量级较轻的船只。
Eship1船舶 图:中国水运报
除德国之外,其它的欧洲老牌造船国家如瑞典、法国、英国、荷兰、挪威也进行了现代化帆船的研发。专家介绍,在国际上,硬质翼面帆船的研究主要以东亚为主,旋筒帆船的研究以欧洲为主。目前,高达几十万吨级的远洋货轮才是节能减排的重点解决对象,在硬质翼面帆船的研究方面,中国后发制人走到了世界前列。
上游新闻综合新华社、国资委官网、半岛晨报、中国水运报
编辑 刘登
责编 王蓉
审核 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