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科学_腾讯视频
臭氧到底是什么?
臭氧是氧的同素异形体,比含有两个氧原子的氧多一个氧原子。常温下为蓝色气体,有特殊气味。
臭氧普遍存在于地面至50公里的地球大气中,大部分集中在离地面10~30公里的平流层,只有10%左右存在于近地面的对流层。
臭氧在平流层和对流层对人类的影响相反。平流层中的臭氧可以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保护地球生物圈。
对流层中的臭氧不仅是温室气体,也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可以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引起的光化学烟雾。所以臭氧有天上佛,地下魔的称号。
什么时候会出现臭氧污染?
臭氧污染不是直接排放造成的,而是进入大气的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发生大气光化学反应产生的,属于大气二次污染。
臭氧的浓度与辐射、温度、湿度、边界层高度等气象因素密切相关。
臭氧污染常发生在阳光充足的春末、夏季和部分多云的秋季,因为光照充足(强辐射)、高温低湿的条件有助于光化学反应的发生,从而产生臭氧污染。这导致了明显的季节性和区域性臭氧污染。在中国,臭氧污染主要集中在春末和日照强、气温高、云量少的夏季,而在中国南方,臭氧污染多发生在春末、夏初和秋季。
此外,由于臭氧的产生依赖于阳光,臭氧的浓度在每天都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一般是白天高,晚上低。
早晨臭氧浓度低。随着日照的增加,NOx、VOCs等前体物的反应加快,臭氧浓度逐渐升高,一般在下午14 ~ 17时达到一天中的最高值。之后逐渐减少。傍晚太阳辐射减弱,臭氧浓度回到较低状态。到了晚上,臭氧会自行分解或与空气体中的还原性物质发生反应将其消除,浓度降到最低。
最后,为了健康,建议敏感人群尽量避免在强光、高温、低湿的下午进行户外活动。
资料来源: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编辑:魏雅琪、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