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苹果红红的
如果我们教会了孩子某个“形容词”,我们可以用这个游戏来拓展。
例如,孩子认识了颜色,家长先示范说“苹果红红的”,然后引导孩子想想还有“XX红红的”,两个人轮流说下去。
进阶一下,我们还可以把一对反义的形容词交替说。比如——
“大楼高高的”
“小狗矮矮的”
“大树高高的”
“小草矮矮的”
……
7.我也这样说
上一个游戏是替换了名词,现在我们还有更难一点儿的。虽然依旧是孩子接着家长的话说,但是替换的规则更加灵活了。
比如——
爸爸:我喜欢钓鱼
孩子:我喜欢踢足球
爸爸:葡萄黑黑的
孩子:葡萄甜甜的
爸爸:我打开窗户
孩子:我关上窗户
爸爸:我有一件羽绒服
孩子:我有一本故事书
……
根据孩子的语言水平,家长说简单的短句,引导孩子去替换句子中的动词或名词。这个游戏也适合多人一起玩,这样能给孩子更多语言词汇上的启发。
在孩子会说简单的短句之后,是时候来挑战孩子的记忆力啦!我们和大家分享两个关于“长句子”的游戏,这两个游戏都适合2人以上玩。
8.开火车
大家围坐成一个圆圈,由第一个人开始说一句简单的话,后面的人依次往后添加词语。比如——
爸爸:我喜欢小狗
孩子:我喜欢小狗和小鸟
妈妈:我喜欢小狗、小鸟和乌龟
奶奶:我喜欢小狗、小鸟、乌龟和蚂蚁
……
大家挨个说下去,直到有人记不住或者说错了为止。
除了“我喜欢”的句式,还可以说“我买了”“我爱吃”“我想要”等等。
9.传递悄悄话
大家坐成一排,从左到右悄悄传递一句话,最后一个人大声说出听到的话,由第一个人来检验是否准确。
孩子在游戏过程中需要专心倾听别人的悄悄话并记忆,还要控制自己的音量,小声又清晰地把话传给下一个人,有点难哦!
如果孩子一开始并不太会玩这个游戏,我们可把他放在前面或者最后一个,先让他体验一下游戏的形式,然后再把孩子放到队伍中段来完成“倾听”和“传话”的任务。
我们现在已经了解到了一些关于仿说、换词、复述等等的语言游戏,接下来我们将进入“交流类”的游戏阶段。
10.小猫喵喵叫
前面的几个游戏里,孩子已经体验了“替换”词语,在这里游戏里,我们要替换的是整句话,什么意思呢?
妈妈:小猫喵喵叫
孩子:小狗汪汪叫
妈妈:苹果甜甜的
孩子:葡萄酸酸的
……
也就是说,孩子和家长围绕某一个固定的主题说话,当然不必一定要对仗那么工整,孩子有这个意识就可以。
如果孩子开始时不会玩,我们可以用卡片来做“视觉提示”,等孩子明白规则,能比较好地说出句子时,我们可以慢慢撤出卡片。
11.打电话
上一个游戏里我们锻炼孩子“围绕主题说话”,但是其实还是有点生硬,我们可以做一些更生活化的练习。比如,和孩子在家里“打电话”。
我们既可以用经典的“纸杯+毛线绳”的听筒电话,也可以用玩具电话模拟,孩子假想能力好的话,直接用手比作电话也不错。
至于打电话聊天的主题,就要根据孩子的喜好和实际情境来啦。问问孩子在干什么、爸爸去哪了、晚上想吃什么等等,选择他爱聊并且可以聊的简单话题。
12.我说你猜
这也是各种综艺节目里常见的游戏形式,从小孩到大人,猜谜游戏总是十分受欢迎。
我们可以用“摸牌”的形式,家长摸起一张卡片,正面对着自己,然后描述给孩子听,孩子来猜卡片上是什么;
也可以把卡片放在额头上,正面对着孩子,让孩子来描述,家长猜猜是什么。
孩子和家长可以轮流变换说和猜的角色;也可以多人参与,一个人说,其他人抢答。
13.盲盒密探
准备一个盒子(或者布袋子、黑色的塑料袋也可以),在里面放上一些不同的物件,孩子伸手进去摸,然后描述这个物品的触感、形状等等,大家一起猜测摸到的是什么。
这个游戏是“你说我猜”的升级版,难度更大,因为孩子本身也要去猜测摸到的是什么,还要表达出自己的感觉。
14.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