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加入地摊创业:边直播边炒粉,摆摊培训班也成生意,学费3000元
厦滘地铁站附近的夜市,每当夜幕降临,卖炒粉的、卖烤鸡腿的、卖卤猪蹄的、卖糖水的,就开始整齐地排成一排,等待客人的光临。作者拍摄
一边炒粉一边直播
与传统的地摊主们不同,如今的年轻摊主,拍短视频、直播已经成为了他们摆摊的标配。
顾希拥有4万粉丝,在广州的烤鱿鱼界已经是一个小有名气的网红。每次出摊,她都会进行直播,介绍摊位和鱿鱼,这为她招揽了不少生意。不少远道而来的粉丝,就是想一睹这个“鱿鱼西施”的真容。
最近几年,在摆摊界诞生了多个百万级的网红,如拥有140万粉丝的“渔妹妹”和340万粉丝的“波仔炒粉”,他们的工作就是每天直播杀鱼和炒粉。
与顾希相比,99年出生的陈伟朋粉丝更多,拥有11万。他的网名叫做“小朋哥”,摊位在广州白云区人和地铁站附近,主营炒粉、炸串。由于俊俏的长相、腼腆的性格,粉丝们称他为“炒粉小王子”。
小朋哥的炒粉摊,作者拍摄
小朋哥来自于农村家庭,文化程度不高,之前曾在珠海的一家饭店工作。2020年初,他辞掉工作,在广州番禺区租了一个档口卖炒粉,生意不错,但很快招来同行的妒忌,不断被投诉,无奈只能撤离。现在这个摊位,则是在今年初新开的。
刚开始时,这个偏僻的巷道里只有他一个摊位,走红之后,陆陆续续其他摊贩也涌了进来,摊友们共享小朋哥直播带来的流量。
很多人认为11万粉丝能为小朋哥带来不少收益,但事实并非如此。他向作者坦言,粉丝们的打赏不多,短视频虽然可以导流,但是炒粉的活只能自己来做。比如,一下子来了十几个粉丝,但他根本炒不过来,粉丝们就只能失望地离开。
目前,他与弟弟一起摆摊炒粉,年纪稍长的哥哥则在摊位的一旁经营着一家奶茶店。
教人摆摊,收徒弟,也是不少短视频博主的出路。小朋哥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也有一些慕名而来的粉丝希望向他学习。但他向作者直言,摆摊需要吃苦耐劳,没有秘诀也没有捷径,如果粉丝们吃不了苦,做不下去,反而会抱怨他没有教好,教人摆摊的想法也就被打消了。
到底是以直播为主,还是以烤鱿鱼为主?也成为了摆在顾希面前的一个难题。
看着不断上涨的粉丝数量,朋友建议顾希认真打造“鱿鱼西施”的人设,走网红路线。但她认为这种模式很难走远。她现在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将现有的三个鱿鱼摊给经营好,未来时机成熟后,再回归到实体餐饮店。
摆摊也有培训班和“氛围组”
如今,当年轻的摊主们在做着路人的生意时,也有人做起了摊主的生意。
在短视频平台上,时常会有博主宣称自己摆摊月入十万,但根据多位摊主的分析,这种视频的真实性很低。他们认为,这些博主发布这些内容的目的是吸引眼球,从而招揽学员,做摆摊培训的生意。
95后杨明(化名)就是广州一家地摊培训班的工作人员,他向作者介绍,自己的工作就是教学员如何选址、选品类,如何拍短视频做营销,每个学员需要交3000块的学费。
由于地摊经济的火爆,一些商场、步行街也打上了摊主们的主意,他们主动邀请摊主们前来摆摊,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吸引更多客人和流量。
比如,佛山顺德的北滘商业广场、慧聪家电城就专门开辟了空地供摊贩们摆摊,商场还在社交平台上造势、宣传。
有人也注意到了这个商机,并做起了中间商的生意,一面与商场联系,向商场收取推广费用,一面发布招募信息,组织摊贩们前去“赶集”,向摊贩收取摊位费。图图、顾希有时就会去赶这些场子。
“我们有段时间想花3万块钱买辆宏光Mini,这样就能去赶距离稍远的集了。”图图向作者表示。
在“地摊经济”这个大类中,“车尾经济”是一个重要分支。这个概念曾是一个网络热词,不少城市中产畅想着晚上开车去摆摊。
号称“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五菱宏光也蹭上了这个热点。2020年6月,他们发布过一款名为“五菱宏光翼”的厢式货车,并为其贴上了“摆摊神器”的标签。但在当时,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款车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