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从岳阳脱离军队到长沙,一边在粤汉铁路湘局作办事员,一边进入补习学校和业余中学继续学习。
并在长沙参加“青年救国会”等群众团体,积极从事反帝爱国活动。
1922年进入 *** 同志倡导开办的自修大学,和 *** 同志领导下的革命团体有了较密切的接触,参加革命活动。
1922年12月加入中国 *** 。
入党后曾经武汉沿长江到上海,并曾在上海大学旁听。
1923年2月,参加湖南“27”惨案的 *** 和 *** 。
1923年6月1日,任“湖南外交后援会”执行委员,参加反日斗争并负伤。
1923年12月在长沙秘密考入广州进陆军讲武学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根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赓
陈庚有几个人老婆
陈庚有两位夫人
之一位叫王根英,使上海工人出身,同陈赓一起搞地下工作,是我党优秀的 *** 员,后来牺牲;到延安后,陈赓和傅涯结婚。
傅涯,女,1918年生,原名傅慧英,上虞沥海人,系陈赓大将夫人。1937年南京私立东方中学毕业,1938年进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学习,毕业后,进入抗大总政文工团。1946年起,先后任太岳军区卫校指导员、 *** 中央组织部干部处档案科科员。1949年随陈赓部队南下,曾任郑州市委政策研究室秘书,云南省妇联筹备工作组代组长、土改工作团组长等职。1951年调北京,先后任 *** 中央组织部政法科、综合科干事,北京市公用局机关党总支书记。系北京市第五、六、七届政协委员。
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1月4日上午10时2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陈赓妻傅涯:革命中嫁给爱情,43岁丈夫去世,独自养大5个孩子
文|晨夕
1961春节过后,陈赓得知组织上要求全军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结合自己多年的战斗经历,写一篇战斗经验总结。
但是,当时陈赓身患重病,组织上怕他太累就没有通知,不过陈赓得到消息后,却自觉地要去完成这个任务,哪怕知道自己身体已经不能承受太多工作,他也想用生命最后的时光,为军队建设贡献一点微薄的力量。
为了尽快完成任务,陈赓争分夺秒地查资料,拟大纲,刚写完一部分时,已深感体力不支。
他心中有种悲凉的感觉,战争年代,可以战斗几天几夜,如今写点材料都力不从心了。
妻子傅涯看丈夫呼吸急促,为他身体感到担忧,就安慰她说:“ 不舒服就好好地睡一觉,暂时别想写文章的事了。”
陈赓笑了笑后,指着自己的脑袋说:“ 机器一开动,怎好停下来。”
不曾想这句话却成了遗言。
那天是1961年3月16日,天将破晓时,窗外异常的寒冷,隔着厚厚的玻璃窗,都能听到朔风呼啸。
睡梦中的陈赓突然被一阵剧烈的疼痛惊醒,仅存的一点理智让他清楚地知道,心肌梗塞发作了。
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陈赓,此刻被疼痛折磨得汗如雨下,他把牙齿咬的咯咯作响,使尽全身力气,和死神做最后的斗争。
悲痛的是,这次陈赓没有逃开鬼门关,带着未完成任务的遗憾,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58岁。
被惊醒的傅涯,紧紧地握着丈夫渐渐变冷的双手,拼命地呼喊着:“陈赓、陈赓…”
在此之前的二十多年,每次她呼唤丈夫,他都会笑呵呵地应答,但这次却没人说:“我在这呢。”
生命最后几年,陈赓几乎都是在病痛中度过的,但傅涯从未想过,丈夫走的这么突然,看着去世的丈夫,滚烫的泪水从傅涯的双眼中夺眶而出。
抗战岁月,他们经常分别,好不容易盼来了和平,安稳日子没过几年,就天人永隔,傅涯的打击和悲痛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痛失爱人的傅涯,很长一段时间心情都无法平复,她经常望着丈夫的遗像发呆,就好像他也在看她,在和她亲切地交谈。
傅涯是陈赓的第三任妻子,他们的结合颇为曲折,,,,,
陈赓的之一段婚姻也是封建制度的产物,是父母包办的,但那会的陈赓已经受到了外面新思想的影响,不甘心去和自己不喜欢的女人度过一生。
新婚之夜,陈赓看了一眼大自己两岁的新娘,心里默默地说了一生: “大姐,对不起你了,我不嫌你怨你,你也不要怨我,我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我走了,保重! ”
于是,夜深人静后,陈赓拿着早就准备好的简单行囊,悄悄地走出了家门,这一年他才1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