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陈赓的之一段婚姻,以他离家出走而收尾,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离家后的陈赓,踏上了革命的道路。
陈赓的第二任妻子,是一名抗日英烈,名王根英。
当年为了追求王根英,陈赓破费了一番心思,连续表白了多次,才抱得美人归。
婚后的陈赓和王根英恩爱有加,他们拥有共同的信仰,一起投身在革命斗争中,然而,如此美满的婚姻却没有一个圆满结局。
1939年3月8日,王根英在一次日军突袭中,死在了敌人的刺刀下,年仅32岁。
王根英牺牲后,陈赓悲痛欲绝,一向活泼爱笑的他变得沉默寡言,一向有记日记习惯的他,也因为妻子的去世,停笔一个月。
自从妻子去世,陈赓将对敌人的仇恨倾注在战斗中,打了许多漂亮仗,但战友们都知道,他心里并不痛快。
有几次他生病,在昏迷中还一直呼喊着“王根英”的名字,如此深情,让身边人颇为动容。
看着陈赓一直陷在丧妻之痛中,战友们就想,更好的药物就是为他在寻找一位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
就这样,傅涯走进了陈赓的生命中。
1918年,傅涯出生在浙江上虞,在那个新旧更迭的时代,普通大众的日子并不好过,有时候节衣缩食还不能解决温饱。
但傅涯的父亲是一个勤奋的人,头脑也颇为聪明,虽然家中人口多,但日子过得还算富足。
转眼间傅涯已经长成了20岁的大姑娘,此时正值全国抗日的高峰期,从百姓到士兵,所有人的爱国情绪都达到了一个爆发点。
为了打败敌人,换回太平岁月,上到白发苍的老者,下到十几岁的少年,都纷纷投身到战斗中,有人上战场,有人在大后方,每个人都在战斗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1938年的一天,20岁的傅涯收到了大哥傅森从延安寄来的信,信中说: “希望她能够奔赴延安,为抗日事业尽一份力。”
傅涯接到信后,心情异常激动,那时革命圣地延安,是多少热血青年向往的地方,在那里可以和无数同志一起工作,一起为革命事业挥洒青春和热血。
傅涯的父亲思想开明,他支持子女们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有了父亲的支持,傅涯和弟弟傅余、妹妹余立就告别了家乡,结伴去了延安。
到了延安后,傅涯先进入延安大学学习,她学习刻苦,思想进步很快,毕业后就被分配到了文工团。
因为她工作积极努力,第二年便成为了一名党员。
1940年,傅涯跟随文工团来到山西蟠龙镇演出,也是在这里,他之一次见到了颇具传奇色彩的陈赓。
一日,傅涯和同伴们来到团长家里取道具,恰巧陈赓也在,当时陈赓的事迹已经人尽皆知,尤其是他在战场上的英勇无敌,让这些姑娘格外钦佩。
于是,几个姑娘就围着陈赓,让他讲讲那些传奇经历,其中就包括傅涯。
面对姑娘们的提问,陈赓低头看着伤痛发作的腿,略带忧伤地说: “会昌受伤的时候,我当时真想开枪自杀,想想自己还年轻,活着还能为共产主义奋斗,我就装死… ”
作为旅长,陈赓没有丝毫的架子,也毫不掩饰自己的想法,既沉稳又爽快,说话还很幽默。
这次短暂的相遇,陈赓在傅涯心里留下了不一样的印象,这边的陈赓也如此。
不知不觉中,一段缘分悄然拉开了帷幕。
其实,这次看似偶然的见面,是文工团团长有意安排的,就是为了给陈赓做媒。
傅涯等人走后,团长笑嘻嘻地问陈赓:“老首长,你喜欢哪一个?”
陈赓这才恍然大悟,他也不掩饰自己的想法,直言:“中间那个。”
中间那个就是容貌清秀,举止文雅的傅涯。
这次见面后不久,傅涯和陈赓就有了之一次单独见面的机会,陈赓不是一个含蓄的人,当年追求王根英的时候就如此,如今面对傅涯他也如此。
陈赓用幽默的口吻说: “我这个人顶喜欢交朋友,我有许多朋友,有男朋友也有女朋友,你愿不愿意做我女朋友?”
聪慧的傅涯,自然明白这“女朋友”的含义,虽然傅涯对陈赓也有几分爱慕,但面对方的表白,她还是犹豫了。
原来,傅涯早有婚约在身,对方是他的表哥,他们俩也算是青梅竹马了,但后来傅涯选择了延安,表哥则选择了科研之路。
傅涯曾给表哥写信,希望他可以来延安,他们并肩战斗,却迟迟没有接到回信,他们之间也一直保持着订婚的状态。
傅涯是一个重情义的女子,在没有处理好和表哥的关系时,她是不可能答应陈赓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