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张文秋有几个老公和张文秋的第三任丈夫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刘思齐与 *** 父子情缘:童年喊爸爸,19岁嫁岸英,32岁改嫁
1938年的春节,延安,一场精彩的话剧正在上演。 *** 在台下观看着,他的内心被深深地触动,鼻子一酸,泪水打湿了眼眶。
舞台上,一个约莫7、8岁的小女孩,衣衫破旧,她撕心裂肺地大声哭喊着“妈妈,妈妈……”,她革命的母亲就在刚才被敌人压上了车。在阵阵刺耳的警笛声中,伴随着小姑娘的哭喊声,那位母亲的背影永远消失了。这是话剧《弃儿》里一个很感人的场景,真的让舞台上的小演员演活了。
*** 触景生情,他想起了妻子杨开慧的被捕遇害,自己的三个孩子失去母爱,在上海流浪的往事。多年后,小儿子岸龙一直没有找到,……这样的情景怎能不让他心酸难过,他感到对孩子们无比的歉疚,望着台上这个可怜的小姑娘, *** 情不自禁地把她叫下台来,和蔼地问道:“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呀?”
“我叫刘思齐”,小女孩看着眼前这个亲切和善的长辈回答道。 *** 很喜欢刘思齐的演出,让她又演了一遍。
这时,刘思齐的妈妈张文秋走了过来,两个老战友又见面了。1927年的那次会面,又一次浮现在张文秋的眼前。那时24岁的她和30岁的老公刘谦初才结婚三天, *** 携同妻子杨开慧见到他们夫妇。老战友相见分外高兴激动,他们愉快地交谈着,气氛非常融洽。
当时, *** 已经有了三个儿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他笑着祝福这对幸福的新人说:“别人都祝你们早生贵子,我希望你们早生、多生千金。生了女娃,我们就要‘对亲家’,我有3个男娃呐!”,大家都高兴地笑了,谁也没想到这句看似玩笑话后来竟成真的了。
一晃十年过去了,这十年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
杨开慧为革命牺牲了,刘谦初也为革命牺牲了……
1930年3月2日,张文秋在湖北生下美丽可爱的女儿刘思齐,这是她和刘谦初唯一的孩子。
张文秋告诉毛主席,孩子的爸爸刘谦初,1931年在山东牺牲。“思齐”这名字不只是有“见贤思齐”的意思,更是刘谦初为女儿起的,让她记住山东齐鲁大地,这个爸爸妈妈工作过的地方。可惜的是,他至死也没有见过女儿一面。毛主席听了怔了下,强忍着伤痛对刘思齐说:“你愿不愿意做我的义女?我做你的爸爸吧。”又对张文秋说:“这是烈士的后代,要好好照顾她、培养她”。 *** 从此就把刘思齐认作自己的义女,第二天就把义女接到自己家里,让她经常到家里来玩,他很喜欢这个孩子。
尽管刘思齐经常在 *** 家里玩,但她和毛岸英初次邂逅,却是刘思齐16岁的时候。1946年,刘思齐16岁,她之一次见到毛岸英。毛岸英给她的之一印象是,一身笔挺的苏式军装,骑着高头大马,很帅气。还说着一口流利的俄语,很有才气。 1948年,18岁的刘思齐,出落的亭亭玉立、端庄大方。她去西柏坡看望母亲,正是在这里她和毛岸英再次相遇了,一个帅气的精神小伙。两人相见恨晚,毛岸英和她有谈不完的话题,他们促膝长谈到晚上11点多。第二天,毛岸英直率地去向刘思齐表白。刘思齐觉得毛岸英是主席的儿子,留过学,懂俄语、英语,而自己只是初中文化,和他年龄又相差8岁,觉得不太合适,有些顾忌,也就犹豫不决。
毛岸英见状,就对她说:“你的爸爸牺牲了,我的妈妈也牺牲了。你小时候和妈妈一块坐过牢,我8岁也和妈妈坐牢。我们没有差别,都是一根藤上的苦瓜。……我们是有共同语言的”。刘思齐听了,想到自己在出生前就陪同妈妈坐牢。从未谋面的父亲年仅34岁就离开了自己,1938年又和母亲一块被捕入狱了8年,眼前这位大哥哥经历了和自己一样艰辛充满磨难的童年,一个失去了父爱,一个失去了母爱……。是命运让两颗心交融,相依,放下了顾虑,决定托付终身。他们很自然地相爱了,这样的爱情蕴含着温暖和力量。
刘思齐在西柏坡住了近一个月,花前月下的闲庭信步让刘思齐真正感受到,毛岸英是那么的与众不同。他阳光、善良、热情,忠诚于革命事业,说话幽默妙趣横生,从陕北土话到古典诗词妙语连珠。刘思齐对毛岸英的崇拜油然而生,她决心要永远和他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