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药公告 云南白药整体上市2810个中成药暂停交易,涉及云南白药、白云山等786家企业
中成药集采大范围推行可能带来的“降价潮”一触即发,药企将何去何从?
据海南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近日发布的《关于部分挂网产品暂停交易的通知》,有2810个中成药产品暂停交易,包括藿香正气水、板蓝根颗粒、六味地黄丸、牛黄解毒片等知名品种,涉及云南白药、华润三九、广州白云山、济川药业等786家企业。
对于上述中成药产品暂停交易的原因,海南的《通知》显示,此次暂停交易的是系统内挂网时间满一年但无交易记录的品种,若需要恢复交易资格,需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提交需求申请,经审核通过后,方可恢复交易。
《华夏时报》记者梳理发现,近两个月,除了海南出现众多中成药品种暂停交易的情况外,山东、辽宁、贵州等地也相继公布了数量不等的中成药产品暂停挂网。
价格、成本和利润是药企面对集采的终极考量。医药战略规划专家史立臣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中药企业要面对集采的未来是不可能逆转的,对于一些在院外市场渠道销售比院内市场更好的中成药品种,药企可能不会选择将产品低价挂网销售。 如果药企想占据院内市场,则对其创新研发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无交易记录背后
此次在海南暂停交易的中成药中,包括了藿香正气水、板蓝根颗粒、六味地黄丸、牛黄解毒片等一些知名品种,有的还来自上市药企,为何挂网一年了也无交易记录?
史立臣分析造成药品挂网一年但无交易的有多种可能性,包括挂网资料不全等原因,其中价格方面的原因是关键因素,如果药品挂网价格过高,医疗机构觉得议价难度太大,就会选择放弃采购;如果药企出于种种考虑将药品挂一个很低的价格,非常接近或甚至低于成本,由于盈利问题的原因,最终有些药企不会和医疗机构签署采购协议,选择放弃院内市场。
史立臣告诉记者,比如一些在院外市场渠道销售占比更高的中药品种,尤其是口服类的中药产品,在院外市场卖的实际上比院内市场要好很多,所以药企不会选择将产品去低价挂网销售。
另外,一些医疗机构对中成药的采购选择也直接影响到药企的挂网态度。中医药强调传承性,医院科室有在用药方面存在一定的选择惯性,一般来说常用的中成药会比较固定,患者也更愿意接受那些经常被用到的品牌,至于那些被重点监测的中药品种,更不在医院首选的采购范围之内。
随着国家对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监管不断加强,药企的带金销售得到一定程度遏制,同时医疗行业持续开展纠风整治,加强医疗机构自查自纠推进廉洁从业等,导致药企对新品种推广力度大不如从前,有的医疗机构对新品的采购热情也降低,更倾向于采购疗效有保障的且更有性价比的药品。
值得注意的是,近两个月,除了海南出现众多中成药品种暂停交易,山东、辽宁、贵州等地在公布了一批暂停挂网的中成药品种。
8月19日,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网公布《取消2022年第四批107个药品挂网资格的通知》,双黄连口服液、蛇胆川贝液、感冒灵胶囊、板蓝根颗粒等多个中成药取消挂网。 10月13日,辽宁省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因收到河南同源制药的申请,暂停其香丹注射液的挂网采购。
10月20日,山东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发布《关于调整部分药品挂网信息的通知》,包括天津同仁堂脉管复康片在内的部分药品暂停挂网。
各地通知文件显示,上述中药产品取消挂网的原因主要包括企业自主申请、根据国家医保局要求、药品停产或重复生产等。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多数中成药在临床使用上并不具备“唯一性”,即便出现大批撤网的情况,对医院来说也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倒是药企要考虑推行大范围中成药集采可能带来的产品价格下降。
史立臣表示,中药企业要面对集采的未来是不可能逆转的,并且集采速度会加快,范围会加大。
药企何去何从
随着中成药集采不断推进,中成药集采已逐渐从金华、濮阳、青海等市、省级试点,扩大到现在覆盖范围广阔的多个省际联盟集采,并且联合集采活动已中标结果降价幅度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