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认为,或许太阳曾经也有个孪生兄弟,它的这个兄弟可是爱四处惹是生非,甚至直接导致了恐龙的灭绝,每隔2600万年,就给地球带来一次生物大灭亡。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太阳的这个“假想”的兄弟,拥有“复仇女神”之称的黑暗伴星:涅墨西斯星。

为什么科学家认为太阳有一颗“伴星”?
其实太阳拥有伴星的假说并非空穴来风。长久以来,科学家们通过观测发现,大量的恒星系统都是联星系统。它们有两颗恒星共同组成,它们围绕著共同的质心,在轨道上互绕。甚至有些恒星系统拥有多颗恒星组成。
我们熟知的北极星以及离太阳系最近的比邻星,那都是三星系统中的一颗。目前的观测数据显示,仅仅在北半球的天空中,亮度在9等星亮度的恒星中,每18颗中就至少有一颗是双星系统。
这就让太阳在宇宙中显得非常特立独行,既然宇宙中那么多恒星都有兄弟,为什么太阳就是这么孤零零的独一个呢?

1984年,古生物学家大卫·劳普和他的搭档杰克就发表了一篇论文,他们分析了过去2.5亿内物种大规模灭绝的时间,发现在这期间共出现了12次大灭绝事件,而每次大灭绝之间的平均间隔大致为2600万年。
其中白垩纪到第三纪的物种灭绝,以及始新世到渐新世的灭绝,都与陨石撞击地球的时间相吻合。所以两人认为,灭绝事件一定与地球以外的某些因素有关。

很快,天文学家关注到了他们发表的论文,并对此展开了数据分析。其中,美国堪萨斯大学天体物理学家梅洛特就与古生物学家班巴奇展开合作,重新检查了化学数据,通过新改进的年代测定法,二人发现,从五亿年前至今,灭绝率真的会以2600万年为一个周期大幅度上升。

同一年,天文学家Daniel P. Whitmire和Albert A. Jackson IV在看过他们的分析报告后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太阳或许真的有一个未曾被我们发现的伴星。
它的运行轨道非常的扁平,这颗伴星与太阳有所不同,它并不像太阳一样无偿地奉献自己的光和热以滋养地球上的万物,它更像是一名杀手,会周期性的从太阳系出发进入宇宙深处,每隔2600万年就周期性的返回一次。
当它再次光顾太阳系时,引力裹挟的来自冥王星轨道之外的奥特云,会使大量的流星如雨点般的飞向地球,从而造成地球气候的改变以及生物的毁灭。

还有一个诡异的事件也暗示着“涅墨西斯”的存在,那便是海王星外天体赛德娜异常的轨道。
赛德娜是2003年由天文学家布朗、特鲁希略及拉比诺维茨共同发现的小行星。在它大部分的公转周期中,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比任何已知的矮行星候选都要遥远。

它也是太阳系中最遥远的天体之一,比大部分的长周期彗星都还要远。它几乎是沿着一条被严重拉长的轨道在围绕着太阳旋转,这个轨道甚至比太阳系中的任何大天体都要长。
因为它不曾接近海王星,所以海王星的引力扰动无法造成它的轨道如此的椭圆,所以天文学家认为一定有一个太阳系附近的恒星跟太阳共同吸引着赛德娜,这才使得它的轨道在两颗恒星中如此摇摆不定。而这颗有着和太阳不相上下引力的恒星,很可能就是“涅墨西斯”星。

且不说“涅墨西斯”星是否真实存在,如果它存在,那它会是一颗怎样的恒星呢?科学界们对此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有的天文学家认为它可能是一颗红矮星,大小较小,温度较低,亮度大概在7等星到12等星之间,现在的位置应该在长蛇座附近。
也有的科学觉得不是这样,如果“涅墨西斯”星是一颗红矮星的话,那早就应该被记录在星表中了,但现在却只能靠测量和推算来假定它的存在,所以它可能是介于大型气态巨行星和最轻恒星之间的次恒星,也就是褐矮星,或叫棕矮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