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极目新闻)
延伸阅读:
极目新闻记者 张皓 曹雪娇
几乎每天下午5时,都能在广东东莞大朗镇水口新综合市场看到这样一幕,一名女摊主穿着时尚,化着精致的妆容,头发盘在耳后,一只手颠着锅,一手挥着勺子,一阵“咣当咣当”的声音过后,一份热气腾腾的炒粉便出炉了。这位女摊主便是在社交平台走红的“东莞炒粉姐”唐欣。
因其精致的妆容和讲究的穿着,有人质疑他们夫妻是否在借机炒作?
对此唐欣表示,没有营销炒作的人愿意每天炒七八个小时的炒粉,之所以这样打扮,一方面是以前做过美发美甲工作,职业习惯使然;另一方面是受到母亲对穿着的影响。对他们夫妻来说,现在的流量很难得,他们都很珍惜。

正在出摊炒粉的唐欣
炒粉姐因打扮精致走红
高跟鞋、连衣裙、精致的发型和妆容……这是唐欣每天出门炒粉的打扮。2021年12月,因为优雅的打扮与利落颠勺炒粉动作所形成的巨大反差,34岁的唐欣在短视频平台走红。实际上,熟悉东莞市大朗镇水口新综合市场的人都知道,从2018年到现在,唐欣一直在丈夫贾明的炒粉摊帮忙。不过,因为还要照顾在附近开的美甲店,以前的唐欣是在炒粉摊打下手,给炒粉打包,收拾摊子的卫生。2021年3月,因为长期炒粉,贾明的手得了腱鞘炎,唐欣只能接过炒粉的担子。
“这个市场竞争挺多的,我们在这呆了几年了,不想因为老公养伤以后就没生意做了。”唐欣说。
最初炒粉时,因为掌握不好火候,唐欣炒的粉经常粘锅,而且因为突然开始长时间颠勺,每天晚上收摊后,唐欣的手都会非常酸痛。第二天上午如果有顾客来美甲店做美甲,她的手都用不上力气。
“因为美甲要求稳和快,但当时我的手抬起来帮顾客打磨指甲都费劲。”唐欣说。
贾明把唐欣的辛苦看在眼里,他的手还没养好,便提出先试着炒一天粉看看,结果这天炒完后,贾明的手更严重了。
因为唐欣刚开始的炒粉技术不成熟,炒粉摊的顾客也在流失。有段时间,他们夫妻俩买配菜都不敢买太多,怕卖不完浪费。
这样的辛苦,也没换来红火的生意,夫妻俩尝试雇一名厨师来炒粉。但人工开支的增加,也同样让唐欣心疼。
“厨师的工资一天200元,我们当时一晚上的营业额四五百元,再除去粉、配料等成本,就赚不到钱了。”唐欣说。
因此,她也逼着自己苦练炒粉技术,终于慢慢摸索成一名成熟的炒粉师傅。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唐欣一直在炒粉摊与美甲店之间两点一线,哪里有顾客,她就出现在哪个摊位。
“每天我都是跑着过的,我跑得很快。”唐欣说。
但这样奔波的日子让唐欣疲惫不堪,2022年2月,炒粉摊的生意越来越好,她关了营业8年的美甲店,更换了双人灶,专心和丈夫一起炒粉。
“其实我心里是舍不得美甲店的,一直想招人,可惜没招到。”唐欣很遗憾。

资料图
有外地网友提前到摊位等候
唐欣夫妻俩炒粉摊所在的市场,附近有不少工厂。每天晚上6时30分和10时30分,是工人的下班高峰期,也是他们小摊最忙碌的时候。为了赶上这波客流量,夫妻俩往往从中午12时就开始煮面条、泡粉丝、切葱花、刨胡萝卜丝……唐欣还会抽出十多分钟化个妆。
一切准备就绪,到了下午4时30分,唐欣和贾明便会收拾推车出发摆摊。他们租住在离炒粉摊不到百米的一栋居民楼二楼,出发前,夫妻俩要将粉、配菜、调料以及桌椅板凳全部从楼上搬下来塞进小推车,上下楼都要折腾六七趟。
下午5时,唐欣和贾明基本已经支好小摊,开始招待顾客。
“其实有时候在我们出摊前,就有网友等候在摊位附近,也有几个朋友一起过来,买一份炒粉尝尝,拍拍照,最夸张的是真的有深圳、广州的网友过来买粉。”贾明介绍,最初,他们俩都不理解,哪里不能吃炒粉,怎么会有人为了一份炒粉专门跑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