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一位老农在老乡家喝水,指着毛主席的画像说:他曾是我的兵
友胜先生:
三月十四日来信收到,甚为高兴。你的信写得太客气了,不要这样客气,你被划为贫农成分,如果是由群众大家同意了的,那是很好的。
工作的问题,如果你在乡下还勉强过得去,以待在乡下为好,或者暂时在乡下待住一时期也好,因为出外面怕难于找得适宜的工作位置。
如果确实十分困难,则可持此信到长沙找湖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程星龄先生,向他请示有无可以助你之处。
不一定能有结果,因程先生或其他同志都和你不相熟,不知道你的历史和近来的情况,连我也是如此,不便向他们提出确定的意见。
如果你自己愿意走动一下,可去试一试。去时,可将你在辛亥革命时在湖南军队中工作过并和我同事一点向他作报告,再则将你的历史向他讲清楚。
此复,顺致敬意
毛泽东
三月三十一日

这封数百字的信,彭友胜背得滚瓜烂熟,有人问起,他就将此信全文说出。在1951年的夏天,他去往长沙人民政府大院,找到了湖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程星龄。
程星龄对此也很重视,专门让秘书招待了彭友胜几天,不过考虑到彭友胜已经67岁了,实在无法安排工作,便给予彭友胜一般国家工作人员的待遇。
由省委统战部每月发放30元的生活补助,这一发就是16年。直到1967年5月,因时期特殊而中断。
从长沙回到家乡后,彭友胜看到家中的茶叶地,决定每年将其中最好的几斤都寄给毛主席,以报答恩情,一直到1969年彭友胜去世才停止。
在60年代,著名作家叶蔚林前往衡山采风期间听闻了此事,他灵感大发,创作出《挑担茶叶上北京》的歌曲。很快,这支情感真挚、极其贴近生活的曲子,传遍了神州大地,谱写了一段鱼水佳话!

从1912年到1951年,这期间差不多相隔了40年,即便是当初微小的照顾,毛主席依然没有忘记。
从1976年到2021年,这期间也只是40多年,毛主席为国家、为后代做的贡献,我们同样不能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