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过后,糖尿病人需坚持做5件事,控制好血糖,健康度过秋冬
今年10月8日,今日寒露!国庆假期结束之后的第一天,就迎来了寒露,气温也是突然骤降,感觉国庆假期后上班第一天心里拔凉拔凉的……
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凉风吹起需及时添衣,在季节转换之际,自身要多多注意身体的健康,尤其是糖尿病患者。
近期,有不少患者疑惑:“自己一直按照医生制定的方案规律控制血糖,但最近发现血糖要比以前高,不知是不是气温下降的原因……”
气温降,血糖升高?了解下原因!
一般来讲,对我们身体血糖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有饮食、运动、休息、心情、工作强度等等,但除此之外,温度的变化也会引起血糖波动,临床上发现有患者的血糖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而冬季的寒冷刺激会相应的使血糖升高。
原因是由于寒冷刺激可促使胰岛素拮抗激素(如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多,肝糖原输出增加。而此时肌肉对糖的摄取下降,从而使血糖升高。
有一项研究随机选取60例皮下注射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气温变化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影响,并根据血糖变化调整胰岛素用量。
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化受气温影响,即气温上升,血糖水平下降,反之气温下降,血糖水平上升,一年四季变化幅度约2-3mmol/L。
其次,冬季由于寒冷的因素,进食补充热量的食物量也会增加一点,饮食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升高血糖。此外,不仅需要担心血糖的升高变化,同时也需要注意血压的升高。
在众多条件的影响下,比如血糖与血压的升高,往往会损伤糖尿病患者身体健康,进而造成并发症的发生或加重,这也是冬季心脑血管疾病容易发生的一个原因。
因此,糖尿病人要坚持做好生活上、饮食上以及检查上的方方面面,这样发现问题可及时干预,对症处理。
糖尿病人要坚持做这5件事,平平安安过一冬
1、多测血糖
在秋冬季节中,患者应当多测血糖情况,在家检测血糖值是每个糖尿病患者都要做的事情,有助于及时掌握自身的病情,也能在复诊时为医生提供诊断的依据。
在检测时间段方面,有餐前血糖检测(午餐前、晚餐前)、餐后2小时血糖、睡前血糖、餐后半小时—1小时的血糖值。
并不是每天都要检测多次血糖,可以每个月选择一天来检测各个时间段的血糖,这个月其余时间检测其中某个时间段的血糖值即可,频率视自身情况而定。
2、饮食上精细化安排
糖尿病人在饮食方面就是要控制饮食,少吃或不吃容易导致血糖上升的食物,一些“加糖”的食物如糖果、汽水、可乐(加糖饮料)、蜜饯、蜂蜜以及甜点,都应该少吃。若是嗜好甜食,则建议以糖精或阿斯巴甜等代糖来调味。
此外,一些淀粉含量高的食物如番薯、土豆、芋头、月饼以及年糕等,更是需要忌口的。饮食上主要是建议少吃太甜、太咸、太油腻的食物,最好是不吃这类食物。肥胖是引起糖尿病的主要因素,而糖尿病患者相比正常情况下罹患心血管疾病要高,因此,控制油脂的摄入很重要。
3、尽可能适当锻炼身体
针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加强运动锻炼、注意饮食,还有借用药物等方式来控制血糖,运动确实是控制血糖的重要一环。
适当运动不仅可以加速糖的代谢,葡萄糖的利用率,对于肥胖引起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可起到减肥、增强对胰岛素的敏感、调节血糖,提高心肺功能以此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