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随着癌症的高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体检提上了日程。但在我国临床上偏偏有特殊的情况出现,部分癌症患者每年都通过单位或自费进行常规体检,却始终没有揪出体内的癌变,直到病情进入中晚期、甚至是终末期之后才被确诊为了癌。
这让许多人都难以理解,常规体检为什么就无法发现癌变呢?
首先,所谓的常规体检其实就是对身体的体格检查,它的检查范围包括了三高、血液常规、普通影像学检查、大便和小便常规等等。
不得不说,的确有许多问题可以在常规体检中暴露出来,比如造血系统疾病、脂肪肝、三高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等。但是,想要通过常规体检发现所有内脏器官器官癌变,这其实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为内脏器官癌变在初期,并没有对器官功能造成实质性的破坏,癌细胞仅仅只是在单克隆恶性增殖,又或者是形成了极小的肿瘤,通过普通的影像学检查很难发现问题,特别是空腔器官癌变,可能仅仅只是黏膜的颜色改变或糜烂,基本无法被察觉。
所以,想要筛查体内的恶性肿瘤,真正可行的办法就是防癌筛查。
那么问题来了,防癌筛查的选择,到底该注意哪些内容呢?
1、看高危因素
癌症筛查的项目多种多样,每一类器官癌变的筛查项目都不相同。这就要求大家在癌症的筛查项目上进行挑选和偏重,不能每一项都查,因为这既浪费了医疗资源,也浪费了你的钱包。
所以,在选择癌症筛查时,首先就要看个人的高危因素,比如是否有常年吸烟酗酒的坏习惯、是否长期存在器官慢性疾病、是否有过病毒感染等;
2、看自身家族史
在临床上,有大部分癌变都表现出了相对明显的家族聚集和遗传倾向,比如女性乳腺癌和卵巢癌、大肠癌、肺癌、肝癌以及胃癌等等。
如果家族中有直系亲属患癌,两代人以上共同患了同一种癌症,那自己就属于高危人群,即便身体健康没有任何不适,也需要定期进行针对性的某一器官防癌筛查;
3、看个人疾病史和症状
有许多慢性疾病长期发展可存在癌变倾向,比如慢性宫颈炎、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萎缩性胃炎、肠道息肉等,这类患者即便是经过治疗,也需要定期进行相关的复查。
除此外,如果自己身体已经出现了多个不适症状,比如长期消化不良、身体某一处经常疼痛、近期身体莫名消瘦、有持续性乏力和疲劳感等等,都应当提高警惕。
写在最后:防癌筛查和常规体检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防癌筛查并不是特指某一种检查项目,而是针对被检查者制定合理且带有目的性的筛查。
所以,并非每个人都需要进行防癌筛查,只有符合癌症高危条件的人,才需要在医生建议下定期进行相关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