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期:在患者接受电磁场疗法后平均可将生命延长2-3年。治疗其中结合药物控制治疗,如甘油果糖缓解头痛、颅内水肿;左乙拉西坦控制癫痫发作;在治疗中如果患者出现呕心、胃疼等不良反应,可酌情考虑添加PD-1/PDL-1来抑制胃酸和控制白细胞增长和抑制血小板降低。
●质子疗法
通过质子仪器多病灶区实行照射,通过电波震动来判定照射波分为肿瘤细胞还是健康细胞,对于肿瘤细胞将其杀死,保留周边组织中的正常细胞。
●生存期:与电磁场疗法相比,质子疗法能将患者生存期延长4-5年,但需根据患者自身的免疫情况,在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的生存期为5年,有不良反应的患者生存期为4年。
●放射疗法
采用电波穿透力强的X射线放疗机,针对性的对病灶区域进行集中加速脉冲。使用放射治疗时应选择在患者术后并且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尽快进行,才能尽可能的保护病变后方的健康细胞不被残余肿瘤细胞侵蚀,并且能够有效杀死良性潜在肿瘤细胞。

3000~4000cGy剂量射线适用于脑髓质肿瘤,但应采取全脊椎照射,尽可能杀死癌细胞;
5000~6000cGy剂量射线适用于各种类型胶质瘤,如果患者肿瘤类型为脑室血管膜细胞胶质瘤、星形细胞瘤时,应给予肿瘤区域直径内外5-6cm处的脑组织,进行扩散照射,减少后期肿瘤扩散可能。
●化学疗法
临床上采用结构分子小且能水溶的药物,如甲基苄肼、伊马替尼等,穿透胶质瘤病灶,减少脑部血管的血溶可能性,避免病灶处细胞增殖过多导致血液沉积,诱发炎症。化学疗法可结合免疫疗法共同进行,以增加细胞动力学的特异性,增强药物对细胞的吸收,控制病情。因此在后期可选择性注射左旋咪唑来保证淋巴组织中核糖核酸的免疫性,还可以使用酚酞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