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来说冠心病的发病率是很高的,可以说几乎每个人身边都有这类病人,而且冠心病有年轻化的趋势。虽然很多人都不是医学领域的,但是很多人都知道吸烟、喝酒、肥胖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而生活中却有一些人并没有这些不良嗜好也得了冠心病,可能大家并不理解到底是为何。今天就让医者良言为您揭晓答案。
1.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虽然大家听着耳熟,但是大家只是停留在皮毛,并不是真正了解。正常情况下供应心脏血液的是一根叫做冠状动脉的血管,而发生冠心病的时候这根大血管变狭窄了,心脏的血液供应自然会减少。而血液中的红细胞主要是负责携带氧气的,所以供血减少就会造成心脏缺氧,引起胸闷、胸痛等症状。
2.人是如何形成冠心病的?
通过上述的介绍想必大家应该知道了冠心病的本质是由于血管变得狭窄而引起心脏供血减少,进而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冠心病形成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心脏血管狭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我来说一下它的形成过程,血管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会出现损伤,这时候低密度脂蛋白就会进入这些受损的血管内皮表面,低密度脂蛋白携带的脂肪就会堆积在血管上,我们的巨噬细胞就会吞噬它们,而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是有限的,当超过它的能力的时候,巨噬细胞就会裂解坏死,诱发一系列复杂的炎症反应,最终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3.不吸烟、不喝酒,也不肥胖为何就被冠心病盯上了呢?
可能现实中很多人都会感觉奇怪,我从不吸烟、喝酒,为何就会得冠心病呢?其实我们需要明白一点,冠心病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动脉粥样硬化,而它的初始就是血管壁损伤,进而诱发一系列炎症反应。所以只要是能够引起血管壁受损的因素,就都是有可能得冠心病的。现在很多人喜欢熬夜,而且精神压力大,这样会使血压有波动,而血压得升高其实就对血管有一定的损伤。另外糖尿病也是冠心病的一个高危因素,因为能够引起冠心病的因素比较多,所以即便没有上述的不良嗜好也是有可能得糖尿病的。
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冠心病的发病率也是增加的,根据一些统计,40岁以后人群中得冠心病的概率就有增加的趋势,49岁以后更是有明显的增长。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冠心病其实是一种衰老性疾病,人到了一定年龄就容易得这个疾病。这个我觉得比较容易理解,因为我们得血管就类似于水管子,水管子用的久了,就会在内壁长水垢,只不过这种水垢比较结实,不容易脱落,而我们的斑块可不一定,它们在某些条件下是容易脱落的。
4.冠心病如果控制不好就容易出现心肌梗死:
人得了冠心病以后,在冠脉内壁上的斑块可能是不稳定的,因此应该使用一些药物来使斑块稳定,常用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如果没有禁忌是需要终生服用药物的。人在得了冠心病以后,在一些诱因的作用下(比如吃的太油、干重体力活、情绪激动、吃的太饱、用力排便)容易使斑块脱落,随后它们会随着血流运动,遇到狭窄的血管的时候,就会造成血管的闭塞,从而形成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