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网络热点

辟谣:痛风高尿酸血症10大误区

常驻编辑 网络热点 2022-12-09 痛风   嘌呤   尿酸   果糖   血清   豆制品   白酒   中国   误区   药物   牛奶   患者   啤酒   饮料   疾病   指南

g2l拜客生活常识网

据统计,中国痛风患病率为1.1%,患病人数已超过1700万,高尿酸血症(HUA)已成为继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之后的“第四高”,患病人数已超1.2亿。g2l拜客生活常识网

国内外痛风防治指南都强调了患教的重要性。患者可通过网络来了解与痛风相关的知识,但网络上的知识并非都具科学和权威性。另外,随着痛风高尿酸领域研究的深入,有些观点也在不断更新。g2l拜客生活常识网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痛风常见的10大误区,希望可以帮助痛风患者树立面对痛风这种疾病的正确认识。g2l拜客生活常识网

01痛风患者不能吃豆制品

豆类及豆制品所含嘌呤较高,所以网上一直流传着“痛风患者不能吃豆制品”的说法。一项RCT研究纳入60名健康成年男性,随机分为6组进食不同食物,1h、2h、3h后抽血检测尿酸浓度。g2l拜客生活常识网

研究发现:血尿酸浓度在摄入大豆及豆制品后1h达到最大值,随后2h内逐渐下降,但豆腐蛋糕和豆腐干的尿酸无明显变化。g2l拜客生活常识网

g2l拜客生活常识网

豆类食品的嘌呤含量因加工方式而异,因此不推荐也不限制豆制品的摄入。g2l拜客生活常识网

02尿酸高不能喝啤酒,但可以喝白酒

一项纳入14,809名受试者(男性6932名,女性7877名)的研究,评估了啤酒、白酒和葡萄酒与血尿酸的关系。g2l拜客生活常识网

结果提示尽管摄入啤酒后尿酸的增幅大于白酒,但血清尿酸水平随啤酒或白酒的摄入量的增加而增加,也就是说喝白酒也不行。g2l拜客生活常识网

03尿酸高喝饮料没事

一项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纳入2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涉及125,299例受试者和1,533例痛风事件,在平均17年的随访中评估果糖摄入量和痛风事件之间的关系。g2l拜客生活常识网

结果发现:果糖摄入量与痛风发病风险呈正相关 (RR=1.62,95%CI:1.28-2.03;P<0.0001) 。g2l拜客生活常识网

g2l拜客生活常识网

因此,喝饮料也不行,对痛风患者来说,最好的饮料就是白开水!g2l拜客生活常识网

04尿酸高不能喝牛奶

牛奶不仅不会升高尿酸,还被证实可以降低血清尿酸,同时,牛奶也是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g2l拜客生活常识网

但是如果你喝的不是牛奶、酸奶,而是乳饮料,那就等同于饮料了。参照第三条。g2l拜客生活常识网

05痛风是富贵病,少吃多运动就好了

管住嘴并不单是少吃,而是有选择的吃,同时注意营养均衡。g2l拜客生活常识网

痛风患者的运动也是有讲究的,不是运动的越多越好。建议痛风患者开展中低强度、规律、有氧运动为主的运动方式。大量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反而会使血尿酸升高。过量运动也是诱发痛风的一大诱因。g2l拜客生活常识网

g2l拜客生活常识网

生活方式控制,也最多只能把尿酸值降低60 umol/L左右。因此尿酸高了,尤其是痛风发作过的病人应坚持用药,同时注意生活方式控制。g2l拜客生活常识网

06是药三分毒,尽量不吃药

吃药是因为我们生病了,需要把病情控制下来,避免由疾病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往往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比药物副反应要严重好几倍,甚至几十倍。对于疏于控制的痛风,严重的可能导致畸形和残疾、尿毒症等严重后果。g2l拜客生活常识网

常用药物的副作用已经研究得比较透彻,只要定期监测,绝大多数情况都无大碍,至少比放任疾病发展要安全的多。g2l拜客生活常识网

07血尿酸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就可以停药

降尿酸药物只是“对症”治疗,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尿酸升高的原由,因此应用降尿酸药物治疗使血尿酸达标后立即停药,血尿酸很可能会再次升高。g2l拜客生活常识网

长期降尿酸治疗需考虑药物经济学、监测指标成本、不良反应风险及患者依从性。g2l拜客生活常识网

g2l拜客生活常识网

《2019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指出:部分患者,若低剂量降尿酸药物能够维持长期尿酸达标且没有痛风石的证据,可在医生指导下尝试停用降尿酸药物。但如果停药之后,患者血尿酸无法达标,应在医生指导下,继续服用降尿酸药物。

相关阅读:

  • 痛风患者吃火锅的要点
  • 痛风患者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 碱性食物助治痛风
  • 警惕!老吃火锅易痛风
  • 火锅吃多久最适宜?吃火锅超一个半小时诱发痛风
  • 被痛风折磨好久 你一直都错过了这种草
  • 患有痛风的朋友别再把喝水看得那么简单了
  • 治疗痛风的总体原则
  • 适用于痛风的散步方法
  • 痛风病人的饮食运动的选择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