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可以玩的地方推荐,年轻人
但即便如此,在这样的集市里,没有朴素的大字招牌,她的摊位也黯然失色,吸引不了多少游客。事后她总结经验,摆摊要“接地气”,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卖的是什么东西。
上海不再全面禁止“路边摊”的消息一出,一直想摆摊的她有些如释重负,“原本感觉自己摆摊是鬼鬼祟祟的,现在觉得是光明正大的”。她发现景区的确放松了对路边摊的管控,但还是会约束限制摆摊的位置。“城管也会管,但不会赶,比如说你们摆摊不能超过这条线,注意卫生这样子。”
国庆第一天,她开始了第一次摆摊,每天早上八九点,她就需要收拾摆摊的东西,前往景区,抢占摊位,靠近景区大门的位置往往是最抢手的。一般中午十一点开摊,摆到晚上七点半左右。
摆摊前,她对摆摊地点还进行了一番考察。景区比较偏远,周围七公里以内,都没有咖啡馆,除了门口的路边摊,最近的超市都在三公里以外。她在网上购置了500个外卖杯、1kg咖啡豆、3kg柠檬和若干装饰,整个启动成本不到两千块,其中最贵的是200多块的二手制冰机和手压咖啡壶。
本以为稀缺效应会带来巨大的商机,她在心里也打起了溢价的算盘,咖啡的定价根据咖啡豆品种的不同,从20元到40元不等,为了更加贴合景区特色,她还开发了一款名叫“日落特调”的咖啡,35元一杯。但没想到国庆期间,上海突然升温,游客更青睐能解决刚需的矿泉水和冰绿豆汤,第一天她只卖出去了5杯。好在她做了两手准备,卖起了柠檬茶,小杯16元,大杯18元,但还是抵不住对面12元还买二送一的鲜榨甘蔗汁。
作为摆摊新手,小毛在摆摊过程中和周围的专业摊贩学习到了很多。摆摊必须得靠喊、靠热情,第一天她还有些不好意思,渐渐地也学会了吆喝,学会了如何用目光锁定潜在顾客。不仅如此,她还发现,其他摊位是不会把价目表给贴出来的,“就是等顾客来问,问了之后,他不会不买的,如果事先把价目表写在外面,顾客可能就不会问了”。
摆摊第三天,她的摊位成了迷你超市,除了柠檬茶和咖啡,还卖口罩、草帽和粽子,生意也渐渐好了起来,最好的时候,一天能卖八九百,咖啡和柠檬茶的利润只占一半。
▲ 小毛在彩虹桥摆摊卖咖啡。图 / 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