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德化县留泉过年补贴政策
责任单位:县人社局、财政局
9、鼓励返乡就业创业
1)对当年度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现代农业申报德化县乡村振兴农林产业发展奖励项目的(具体条件及标准以每年正式文件为准),可在申报评定条件标准上降低20%,在扶持奖励标准上上浮20%,且不受奖励个数限制。
2)鼓励返乡农民工开展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对当年度返乡创业农民工依照法律程序流转土地10亩以上、流转年限3年以上的予以奖励,流转10-100亩的,每亩奖励300元;流转101-300亩的,每亩奖励350元;流转301-500亩的,每亩奖励400元;501亩以上的,每亩奖励500元(该项不得与德政办〔2022〕7号文件重复申报)。
3)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建设,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对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收购本县特色农产品的,经认定年度收购总价达300万元(含300万元)以上,按照收购农产品总价值的3%予以奖励,单个企业年最高补助不超过30万元。
4)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吸纳农民工就业,每吸收1个返乡农民工就业且半年以上的,每个给予补助2500元。
本措施中的返乡农民工是指外出打工或经商一年以上,在本文件印发后返回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员。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财政局
受理单位:县农业农村局产业发展股 咨询电话:23512470
10、提供灵活就业便利
坚持夜间经济“烟火味”与“城市文明”两者兼顾,在保障安全、不占用盲道、不影响交通的公共活动区域规范设置夜市疏导场所、便民摊位等,引导灵活就业人员入驻开展经营活动。在蒲坂、许厝、城东等片区开发和改造过程中,新增或改造100个左右的便民摊位和临时摊点,统一配套建设临时公厕、餐厨垃圾收集桶等便民设施,提升夜间经济的城市管理保障水平。在工作中采取“柔性执法”方式,加强劝导提示规范经营,引导商铺经营者做好防油垫铺设、垃圾桶设置、市容卫生保洁等工作。鼓励个体经营发展,打造特色街区,推动夜间经济、便民生活圈等规范发展。依托海丝文化主题街区、夜间文化旅游消费聚集区的培育,打造集特色餐饮、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特色陶瓷夜市美食街区。
责任单位:县城管局、文旅局、市场监管局,龙浔镇、浔中镇人民政府
11、提供重点项目用工岗位
根据我县重点项目的用工情况和用工需求,形成用工情况清单,在确保项目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工作量和开发用工岗位,每年争取创造9000个以上工作岗位,引导业主按照“应用尽用、能用尽用”的原则,及时对有用工需求的项目进行员工调剂,实现就近就业增收。
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各项目分级管理单位
12、设置科研助理岗位
每年在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等各类科技企业开发设置20个科研助理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减轻就业压力。对设置科研助理岗位的企业,优先推荐申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
责任单位:县科技局
三、保障、维护职工基本生活和合法权益
13、关心关爱企业职工
对春节期间留德过年的规上工业企业、限上商贸企业、在建县级以上重点项目和文旅行业的省外来德务工人员,给予每人发放节日补贴1000元。开展常态化送温暖活动,对因患重大疾病、遭受灾害或意外等困难职工家庭,按户不高于2000元的标准予以一般性慰问;对困难职工家庭的职工子女(高中、中专或以上),按2000-6000元的标准予以发放助学金;走访慰问春节期间坚守生产一线的重点企业外来职工100人,每人发放慰问金500元;每年向100名新入会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赠送价值200元的入会大礼包。
责任单位:县总工会、发改局、工信商务局、财政局、住建局、
文旅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受理单位:县总工会保障部 咨询电话:23581643
县发改局重点办 咨询电话:23577166
县工信商务局信息技术股 咨询电话:23589228
县文旅局办公室 咨询电话:23591199
14、强化生活兜底保障
每季度开展1次摸排调查,对符合条件的城乡困难职工及时纳入临时救助、最低生活保障、低保边缘家庭等范围予以救助;对受疫情影响暂时找不到工作又得不到家庭支持的生活困难外来务工人员,按急难型临时救助标准给予救助,织密织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