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写字楼调查:广深租金下跌、外资频抄底,大宗交易额超千亿元
世邦魏理仕发布的《北京写字楼租户普查2022》报告指出,尽管外资租户权重有所下降,但其在甲级写字楼的总租赁面积未见减少,借助市场的机会窗口,积极实施扩租和升级搬迁等计划。
报告认为,搬迁升级至更高品质写字楼成为越来越多中资和外资企业的共同诉求,在2022年短暂休整后,新增供应在2023年将迎来小高峰,分布于中关村、东二环、奥体、丽泽、通州等区域,市场有望继2021年后再现租赁窗口期。
“写字楼资产有稳定的回报率,流动性也比较好,管理比较容易,这都符合这种外资机构对于投资标的的要求。”第一太平戴维斯深圳公司董事总经理吴睿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2022年外资机构除了买入写字楼资产之外,也更关注房地产新基建概念,如说物流仓储、生命科学园等。
中国城市更新论坛秘书长陈方勇对时代周报记者则认为,现在竞争对手不多,有时间慢慢挑,而且从长期看,核心城市依然充满发展潜力。对于深耕中国的国际资本而言,房地产市场调整周期给予低价买入优质资产的机会。
戴德梁行指出,2022年前三季度,商业地产大宗交易额为1900亿元,其中写字楼占比55%,超过千亿元。展望2023年,写字楼交易预计将在自用买家旺盛需求的推动下保持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