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变初创公司声称解锁炼金术
硅谷初创企业Marathon Fusion宣称利用核聚变技术,将汞转化为黄金,兼顾能源生产与金属制造,开启经济与能源革命。
几千年来,点石成金的梦想吸引了无数智者,从古埃及的术士到牛顿这样的科学巨匠,无不为之着迷。如今,硅谷一家初创企业Marathon Fusion宣称,他们终于破解了这道千年难题,用核聚变技术让神话照进现实。
这家公司的突破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通过高能中子轰击汞同位素,将其转化为黄金。具体来说,他们利用核聚变过程中释放的中子——当两种氢同位素(氘和氚)被强行融合成氦时,会释放出这些高能粒子。Marathon Fusion的创新在于,他们将汞-198作为“倍增剂”,替代传统聚变反应中常用的铍或铅等材料。当中子撞击汞-198时,它会转变成不稳定的汞-197,几天后自然衰变为稳定的黄金。
这一过程不仅令人惊叹,还能与核聚变发电无缝结合。想象一下,一座核聚变电站不仅能提供清洁能源,还能顺便“制造”黄金!Marathon Fusion估计,一座约1吉瓦的聚变电站每年可生产5000公斤黄金。这种金光闪闪的副产品有望与电力产出平分秋色,甚至可能让电站的经济价值翻倍。
核聚变本身已是能源领域的圣杯。科学家们通过将氘和氚加热到超过1亿摄氏度的极端温度,并将其压缩在狭小空间内,使其碰撞融合,释放巨大能量。Marathon Fusion的突破在于,他们巧妙地调整了反应中的材料组合,不仅保证了燃料自给,还额外“炼”出了黄金。更令人兴奋的是,这一技术可能不仅限于黄金,还能用于制造钯等贵金属、合成医用同位素,甚至为“核电池”提供材料。
不过,这一切并非没有挑战。Marathon Fusion坦言,反应生成的黄金可能含有少量放射性同位素,需储存长达18年以确保安全。此外,他们的科学论文尚未经过同行评审,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性仍需进一步验证。但这并未浇灭他们的热情,公司宣称:“我们的方法可大规模推广,务实可行,经济效益惊人,这标志着新黄金时代的开端。”
Marathon Fusion由Adam Rutkowski和Kyle Schiller创立,前者在Elon Musk的SpaceX担任过工程师,后者曾在谷歌前CEO Eric Schmidt的基金会工作。他们的愿景不仅限于点石成金,而是希望通过核聚变技术重塑能源和材料生产的未来。
从牛顿的炼金术笔记到现代实验室的核聚变装置,人类对转化的追求从未止步。Marathon Fusion的尝试或许是这一梦想的新篇章——一个既能点亮城市、又能点石成金的时代,可能真的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