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听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时候,就有些疑惑,为什么苏杭苏杭,明明苏在前,杭在后,但好像杭州就是比苏州更知名。长大后,第一次去苏州的经历,颇有些传奇,起因不是园林,不是春茶,也不是苏绣,而是一款网游与几个东北玩家。
东北区服务器,常在一起组队的朋友里,辽吉黑一个不缺。某个周四晚上,下完副本在YY里闲聊的时候,说起会有一个假期,于是在苏州工作的哈尔滨朋友提议说:来苏州啊来苏州啊,我老婆想去西塘,你来苏州,周末我开车咱一起去。
我手指在键盘上停了许久,才反应过来,问他:西塘是江苏的吗?他答:不,是隔壁浙江的,你来苏州,我带你去浙江玩!
不等我吐槽,另一个哈尔滨朋友突然说:都谁去苏州谁去苏州啊?我下周出差也去苏州,一起啊一起啊!我刚想说别起哄,在上海工作的长春朋友,已经接过话茬说:你们要都去,我也去,上海到苏州很快的!
就这样,周五晚上,我已在苏州。
刘传铭在《又见繁华:苏州传》中,说苏州是一个草木芬芳、杯盏温热、脉动安详的地方,是一方繁华照眼、丝管悠长、书香弥散、衣锦食美的热土。这也正是苏州给我的感觉。
从周庄双桥开始
《又见繁华:苏州传》里推荐,以“上古看门,中古看桥,今古看园”的线路踏访认识苏州,不过因为到苏州的第二天,就被朋友带去了隔壁浙江的西塘,周日晚上的回程,因要来州出差的朋友周三才能到,我选择了先去周庄,周三再回苏州市里。
因此于我而言,认识苏州的路线是从周庄的双桥开始的。华灯初上,周末的游人在我到来的时候,已经离去,微雨下的周庄,与繁华浮躁喧嚣的文明都市相比,仿佛另一个世界。
早就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后,还有一句最美是周庄。次日清晨的雾气氤氲里,走在周庄的青石板路上,仍被周庄那种古意盎然的美惊艳,有种误入古时某个年代,浑然不知今夕何夕之感。
游览了张厅出来,便能看见合璧的世德桥与永安桥,看见陈逸飞那幅活生生的《故乡的回忆》。
《又见繁华:苏州传》中说,“双桥”油画(即陈逸飞《故乡的回忆》)成了西方重新认识中国的视角之一。石桥虽小,却承载了无可限量的文明跨度。
远望双桥,一横一竖,一方一圆,是画;走上双桥,波光桥影,舟楫往来,桥楼互衬,是景。
而苏州作为“世界上桥梁最多的城市”,又岂只有周庄的双桥?即便对于小学生而言,江枫渔火的枫桥,也不会是个陌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