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竟就营销的费用都不止千万了,总不可能利润率那么低。保守估计,这一周下来的盈利起码有一个小目标。当然,这个小目标,就不只有广告费的收入,还有背后的资本股价的收入。想想,一下子给出千万级营销费用的公司,怎么可能只会是一个小团队?

实际上,羊了个羊只是这家公司其中一个赛马项目,这家公司还有各种三消小游戏,先用一部分经费来给每个小游戏推热度,发现哪个火了就再集中经费推哪个。之前出圈过的“海盗来了”就是出自这家公司之手。
而这家小公司的背后,还有一家上市公司“吉比特网络科技”间接控股的背景,“吉比特”这家上市公司的其中一个主营业务就是做游戏小程序生态的。
现在羊了个羊的出圈就会让投资人自然而然注意到“游戏小程序”这个赛道的盈利前景,也就自然而然推高了这家上市公司的股价,持股人也就自然而然的赚钱了。
当然,除了开发商含泪赚下一个小目标之外,腾讯作为对接开发商和广告主的中间商,作为这次营销盛宴中最大的赢家,也是低调地赚下了好几个小目标。毕竟,除了羊了个羊的中间商差价费之外,更加多的是“微信小程序”这个生态导致腾讯股价的推高,以及迎来更多的合作方。实际上,这次营销盛宴,没有腾讯这个产品承载平台的默许和鼓励,热度再高都没用。

目前来说,羊了个羊的话题度已经从第一天的“无法通过的第二关”,到第二天的“赚了多少钱”,到现在“开发商公司员工一下子全款买了两套楼”的仇富。甚至现在还有各种自媒体用“通关技巧”这些周边话题来蹭热度。
不出意外的话,不用一周,羊了个羊将会没有人气,不出两周,互联网就没有羊了个羊的记忆。但就算如此,一个“羊了个羊”倒下来,接下来还会有下一个,下下一个。毕竟,排除营销因素,本身能拿捏人性的产品又怎么会赚不了钱呢?
﹉﹉﹉﹉﹉﹉﹉﹉﹉﹉﹉﹉﹉﹉﹉﹉﹉﹉﹉﹉﹉﹉
与其说羊了个羊是一款教科书般的产品案例,不如说它是一个营销人必学的高质量营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