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奇怪的感觉很容易引发对人对自身行为意义的质疑,促使我去思考现象背后的本质:我到底为什么会喜欢大型机械?真的只是因为这些庞然大物外形足够酷炫吗?而说不清道不明的“重工业情节”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真的就可以用简单“酷炫”一言以蔽之吗?
当然不是。
在某种意义上,这些大型机械是人类智慧与力量的延伸,是人定胜天的具象化体现。而我们利用这些机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时,也天然包含着某种正当且利他的高尚情操——正如某碗“意林体”上古鸡汤里炖着的那样,我们是在“为人们建造漂亮的家园”。
问题在于,这无名小镇真的有“人”值得我们如此大兴土木吗?
这问题的答案似乎很明显,毕竟透过泥头车的窗子,你总能看到行迹匆匆的路人,而且在游戏的教程故事里,我们的导师兼当地的包工头也为小镇的旅游业操碎了心,不惜搞起了“歪门邪道”。
但很可惜,这还算精彩的故事只解释了为啥玩家公司在小镇总有商单可拿,并没有将故事的传奇性真正融入小镇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事实上,当你走下泥头车,真正细细端详这个小镇,会发现其设计之敷衍,建模之粗糙洋溢着肉眼可见的经费不足,可以说是釜底抽薪般地浇灭了玩家建设小镇的热情,提醒他们刚刚完成的建筑是真的没啥用处;可偏偏在这种开玩笑似的真实度下,总有看不见的交警死盯着玩家逼其遵守交规,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不过,也许这些问题在游戏的多人合作模式里得到一定的缓解?毕竟这种模式下,尤其是在几个好朋友共同消遣的情况下,开始的“一起盖大厦”多半会演变成欢乐的“机器人大擂台”吧?既然无所谓竣工否,那找找乐子就完事儿了。
介于本人实在没啥网上玩伴,本地网络又差到不允许我体验这游戏的合作模式,上段内容只是个不负责任的猜想罢了,听一乐儿就好,千万别当真;但我可以确定的是,尽管制作组为接纳普通玩家做出了种种切实有效的调整,但目前这款《建筑模拟器》依然只适合被推荐给有收藏癖好的工程机械爱好者们。
而至于其他玩家,如果说你实在感兴趣,又不介意游戏略高的价格,那建议你每次游玩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就这样品着咖啡,听着播客,有一搭没一搭地操作这些大型机械还是有点儿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