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西安连日暴雨,秦岭沿线的峪口河水位暴涨,极易引发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防汛压力一度陡增。在西安高新区九峰镇、蓟县镇的峪口河沿岸、山村沿线、地质灾害点,随处可见防汛人员的身影。他们立足防大洪水、抢大险、救大灾,积极储备防汛物资,排查安全隐患,抢修加固峪口堤防,全力以赴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每个人都能安全度过洪灾。
九峰镇
逐户逐户通知疏散群众
“本轮降水持续时间长、范围广、降雨量大,大家一定要重视洪水控制是他们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保障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进入汛期后,九峰镇早早进入备战状态。连日来,九峰镇实行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制,加强汛期巡查频次,集中力量开展“拉网式”排查,密切关注及时掌握雨水情况,确保突发事件早发现早处置。
“慢慢走,仔细看!”9月26日凌晨2点,更榆河上还时不时闪烁着点点灯火。这是九峰镇庚溪村党支部书记李克社带领夜班队员沿庚峪河巡逻的场景。大雨打湿了他们的头发,泥水浸湿了他们的鞋子和裤子,但他们仍然置若罔闻。同样坚守在巡视一线的,还有耿榆河薛家堡段的夜巡人员范凤元。巡视时,他开玩笑说:“‘洪’字是三分水加一个‘公’字,意思是大家齐心协力,与水势打一场硬仗。如果水线不不退,我们不退!”
这样的暴雨,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随时可能发生。除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外,最重要的是尽快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9月24日起,九峰镇镇村干部、网格员深入各村“扫组进户”,逐组逐户通报调研情况,动员危险区域群众及时转移。尽快。但在转移人员过程中,部分村民认为自家房屋离河边较远,不愿撤离。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干部们都会实时拍下上游河道,耐心劝导大家撤离。最终,共有72户98人疏散到安全地带。
常年住在山上的是更溪村村民王太峰。由于腿部疾病,日常出行十分不便。疏散时,镇村干部第一时间帮助老人转移。在集中安置点妥善安置后,吃着热饭的老人激动地说:“现在政策好,人也好,镇政府那帮孩子总是把我放在心上,我很感动”
党员干部在疏散群众时尽心尽职,每一位奔赴救灾一线的群众更是义无反顾、以身作则。9月26日晚,大雨倾盆,九峰镇耕榆河连心村段堤防突然松动。九峰镇党委书记张永飞、镇长陶奇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带领镇应急救援队,与先期抵达的联新村救援队一起展开救援工作。
“一到防汛现场,我们就迅速投入战斗,每个人都仿佛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回忆起当晚的经历,救援队员容晓飞感慨地说,当时大家都在打包沙袋。沙包、铁丝绑着铁丝,连续奋战了一个多小时,完成了更榆河新段的加固抢修工作,为村民筑起了坚实的安全防线。据了解,为应对汛情,九峰镇政府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30人应急救援队,各村也成立了20人应急救援队以支部书记为首,确保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最大限度减少洪水损失。
洪水形势是一次考验,一个党员是一面旗帜。防汛期间,九峰镇村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实际行动为村民安全渡过洪灾筑起“铜墙铁壁”。目前,九峰乡防汛形势总体平稳。
集贤镇
1000多人已经投入到防汛救灾第一线
“别担心我家,去顾得水家看看!”场景。那时,倾盆大雨不停。北街村党支部书记张会江不顾自己家的积水,第一时间赶往村民家中。排出积水。
类似的一幕发生在集贤镇防汛抢险一线的各个角落。防汛工作开展以来,1000余名党员干部、电网干部、城管、志愿者等力量投入一线,地质灾害点、危房、低洼易积水地区、谷口、河流……到处都有党员干部值班、检查。大家争分夺秒地开展了最大的隐患排查和人员转移工作,成功安置了四个安置点的涉案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