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妇女节"到"女神节",变味了吗?
今天是国际妇女节(International Women's Day),一大早来到公司,我就让人力给公司的女性员工分发了我提前准备的"小礼物",并在工作群里通知:祝各位女神节日快乐!公司全体女神下午放假半天。
办公间隙听闻有男同胞向女同胞祝贺节日快乐,结果女同胞们并不领情,直言"我可不是妇女!"
一坐下,打开手机电脑各种app、网页跳出来的信息让人抓狂:
购物类:"xx女神节热卖中"、"买买买!最后一天!"、"女王'价'到,火力全开!"
资讯类:"穿不起普拉达算什么女神?""女性悦己消费大幅攀升""男朋友女神节不送花,我该跟他分手吗?"
我忽然感到"女神节"是不是多少有点变味了?用消费能力来定义女性成功难道不是在消费女性?又是谁将"妇女"一词赋予了贬义?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妇女节的来历:
妇女节是一系列有关妇女解放运动的结果:
1909年,人将2月28日定为全国妇女日;
1910年,会议上以为首的来自17个国家的100余名妇女代表筹划设立国际妇女节,但未规定确切的日期;
1911年3月19日,奥地利、丹麦、德国和瑞士等国有超过100万妇女集会庆祝国际妇女节;1913年2月的最后一个周日,俄罗斯妇女以示威游行的方式庆祝了她们的国际妇女节;
1914年3月8日,欧洲多国妇女举行反战示威游行;
1917年3月8日(俄历2月23日),为纪念在一战中丧生的近200万俄罗斯妇女,俄罗斯妇女举行罢工,拉开了""的序幕,4天后,沙皇被迫退位,临时政府宣布赋予妇女选举权。
20世纪初这一系列发生在欧洲和美洲的共同促成了"三八"国际妇女节的诞生。
总的来说,妇女节诞生于男女不平等的年代,是为庆祝女性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
这与今天煽动女性消费、夸大女性的意味不同,更不仅仅是宣扬只在3月8日这天才关心女性。
警惕"女神节"背后的消费陷阱
今年邵通市消协发文提醒广大女性消费者:别踩美容消费陷阱。
美容机构利用"三八"女神节、情人节等节日,采用会员制、优惠卡、月季卡、年度卡等消费方式吸引女性消费者,一旦出现关门停业等情况,消费者难以维权。
不少商家更是打着"女神节"的旗号,先涨价再打折。
到底是谁消费谁?
为什么女性的"成功"就一定是肤白貌美,花钱如流水?是谁在灌输这样的价值观?是男性吗?错,是资本。
当红的两大带货主播李佳琪和薇娅在女性群体无人不知,一场直播上千万的消费体量女性占了绝大部分,在精心设计的带货话术之下,"薇娅的女人"们,李佳琪的"女生们"总经不住诱惑买下一堆她们认为便宜却实用性偏低的物品。
许知远在薇娅作客的吐槽大会上说:这是一个被物占据的世界,精神需求无处附着,只能寄托于物质消费,薇娅创造了一个新的拜物教,她是这个拜物教的神。
《断舍离》一书中描绘了三种扔不掉东西的人:
逃避现实型。这类人太忙碌,几乎没时间待在家里,所以没办法收拾屋子;
执着过去型。这类人即便是现在已经不会再用的过去的东西,也非得收着不可;
担忧未来型。这类人致力于投资不知何时会发生的未来的不安要素。例如囤积纸巾等日用品,要是没了这些就会觉得困扰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