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出台,引发全社会热议。近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谈对人口和老龄化问题的看法时表态,“有人甚至建议说多生一个孩子奖励100万,这是一种‘何不食肉糜’的说法。”

首先肯定的是,用钱解决不了人口发展问题。
用钱鼓励生育目前对于一部分乡镇区域还是可行的,但是未来随着社会发展与思潮进一步发展,即便是用钱也解决不了生育问题。
北欧发达国家就是很好的案例,瑞典、挪威、德国,都是每多生一个孩子就多补助多少钱,德国更是把教育全部由国家承担,成效又怎么样呢?

对此我想提两个问题,100万对一个家庭来说够一个孩子新增的开销了吗?父母所投入的精力和抚养孩子的心血,岂能是用钱能衡量的?
经济层面,培养一个孩子到18岁成年何止100万,单单这笔账就不够花的,还不算辛劳费用和孩子未来成家费用。
配套层面,教育、医疗、房产、户籍、陪伴,哪样不是摆在目前和未来的几座大山。生孩子不难,培养孩子政府包了那还好说。
思维层面,当代年轻人不婚不育的思潮正在迅速崛起,这是无法用钱挽回的,婚恋都谈不上何况生育。
社会层面,当下的育龄人群基本上都是当年的计划生育的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共赡养4个老人,还要抚养孩子,何其不易。

我有位朋友刚刚生了一胎,自己一个人带了三天孩子之后,不由的感慨到:上班真好,我爱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