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布局、机箱散热设计、电源全给改了,结局是注定的。最终没有成功,最终在2006年停止开发。
其实12VO方案的电源,现在类似的也能买到,有个海韵Connect,2019年的老产品了,现在是和机箱一起卖的整套方案,电源只输出12V,通过一个外置DC-DC模块转接板,

实现其他电压输出,走线理线也很方便,非常适合过渡期。但痛点并没有解决,比方说这样分成两部分、电源反而体积变大了,其他机箱装不了。接口和线材虽然是模组可定制的,但一样很粗,也不能和板载一样精准控制负载。
接口数量也是固定的,要是我要一个接口就能装一个接口模块,自己随意定制,那才是真·模块化。比起intel的ATX12VO反倒略显滑稽,有点画蛇添足的意味...

不过也是唯一能兼容老平台的手段,因为设计大改,ATX 12V和ATX 12VO完全不能互相兼容,一块主板上也不可能提供两种方案两套接口...兼容性成为了推广的最大阻碍。
这肯定是很痛苦的,要大改,得“先破后立”。像是臃肿的Win10,为了兼容大量老软件,革新总被牵制着,什么都得做两份儿,希望Win11成品不要这样。

另外12VO方案其实在CRPS服务器、工控领域已经用了很多年(如果真会增加故障率,服务器早就不会用了...),也有一些新的品牌机在用。但对于DIY领域来说,哪怕话语权在intel嘴上、不管玩家想不想要,决定权却在板卡电源厂商手里。

国外媒体大多说板卡厂商持乐观态度,国内媒体大多说厂商不乐意。谁真谁假不知道,但唯一可以知道的是,现在2年过去了,市面上确实没有ATX12VO选择。

对厂商来说,方案大改,得牵扯到库存、供应链,麻烦的很,不愿意跟进是自然的,很可能吃力不讨好,市场不接受、钱还赚少了。电源厂商可以省钱,能做肯定做,按照一些电源厂商的说法,都是主板厂商不配合、不乐意。(等于是市场风险转嫁给了主板厂商,谁不换谁多赚,先换的会试错)

同时,虽然你我早意识到“电源得买好的”,但低价垃圾电源依然是市场主流,intel的标准,他们依然很难达到,宁可吃老本,这是很现实的。
▌总结
虽然主流观点都是唱衰ATX 12VO,但老张觉得,intel ATX12VO是给未来十几年硬件发展空间设计的东西,短期弊大于利,长期利大于弊,目前过渡期肯定是不适应的。

但是从更大层面上讲,由于市场经济的必然性,不只是电源主板,大革新的好东西未必会得到普及,市场不接受就没辙,人们只会考虑当下,但很少会愿意为未来付出代价,因为我们承受不了这个不确定性,何况“省电”并不是我们首要需求。

不得说,供电变革是必要的。如今主板集成度愈发的高,硬件和通信接口也在换代升级的节点上(更大带宽),从PCIe3.0到4.0甚至5.0,内存从DDR4到DDR5甚至以后的DDR6,给予硬件更大的设计空间,是好事。

那么隔壁红厂呢?因为很多行业标准都是intel牵头制定的,AMD不跟也得跟,要换大家一起换。这里也会有一些阻力纠葛。如果不换,万一intel来一手大功率高性能的U,拉扯一下架构和制程差距,肯定也是不愿意看到的。(但可能性很小)

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价格。你涨价,我不买账,你在差不多规格下降价,我还能考虑考虑。显然,电源降价,不足以弥补主板涨价带来的更新代价高。
需求方目前只有功耗巨大、需要降低用电成本、且不能停机的大规模机构,比方说数据中心、服务器、政府机构。DIY市场普及ATX12VO,还需时日。至少现在开来,这个新标准的代价是不得人心的,尤其是在硬件普遍涨价的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