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的话可能无意间就给法官制定了一个锚点,把135这个数字引进了法官的意识里面。
“卵巢癌”赔偿
这是另外一个科学实验。
假设有个女生吃避孕药,结果居然有了卵巢癌,于是女生起诉厂商。
科学家找了一群人来当法官,模拟法庭来判决赔偿金额。
结果,科学家发现:
第一次,女生要求赔偿100美元,法庭判决990美元。
第二次,女生要求赔偿20000美元,法庭判决36000美元。
第三次,女生要求赔偿500万美元,法庭判决44万美元。
第四次,女生要求赔偿10亿美元,法庭判决49万美元。
你会发现,法庭会根据要求赔偿数额来决定最后的结果,要求赔偿数额无意之间就成为了一个“锚点”。
最后
锚点在现实中无处不在。一个商家把价格定位在某个位置,消费者就会有意无意的把这个价格作为自己的“比较对象”,多多少少受到这个价格的影响。
锚点也是经常是无形的。当人们在一个地方无意间看到一个美女,譬如在公交车上,在随后的招聘决策中就会录用那些比较相像(譬如同样都是长头发、短裙、甚至同颜色衣服)的人。
所以,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一定要想一下自己是否收到了某些锚点的暗示,一定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