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3游戏36起投融资:多平台、VR吸金100亿,腾讯每5天买一家公司
2021年Q3国内游戏业共有36起投融资事件,比Q2少6起,比Q1少9起,看上去冷静了些。
拿到钱的,有1家手游平台,1家发行,34家研发。虽然数量减少,但吸金标签更为丰富,除了上半年的二次元、单机,多平台能力、VR游戏开始被频繁选中。
厂商方面,字节跳动消停了些,紧追腾讯撒钱节奏的只剩B站一家。
总体:36家拿钱,3次亿元以上
截至9月30日,国内游戏业已经确认的资本(投融资、收购、增持等)事件一共是36起,比Q2少6起。和2019、2020比总数、季度频率都更高。
这36次资本操作里没有同季度内连续拿钱的,最终拿到钱的是36家,掏了钱的有13家。
其中国内公司投资海外公司的只有2起,分别是腾讯直接收购Sumo,以及通过Funcom收TheOutsiders,其余均为国内投国内。

Q3国内游戏资本动态
金额上,只有9起投融资公开了具体金额,其中亿元以上的有3起。
分别是腾讯收SumoGroup股票,约81.74亿元,中手游收北京软星剩余股权及《仙剑》中国大陆地区独家版权,约合5.51亿元,以及霸菱亚洲收外包大佬维塔士股权,约合人民币9.6亿元。
持股比例上,有公开信息的23起事件资方持股比例均在10%以上,其中投资后资方持股比例在50以上的有5起。
分别是,腾讯投《小森生活》研发商睿逻网络,持股55%、中手游收北软,完成后持股100%、腾讯收卓艺工坊,持股100%、以及腾讯继续收购永航和SumoGroup,完成后分别持股65.85%和100%。
拿钱的:二次元继续受宠,多平台、VR被发现
按角色看,36家拿到钱的公司里有1家手游服务平台,1家发行,其余34家都是研发,占比约94%,高于Q1、Q2时的88%和82%。内容,或者说创作者的争夺到了一个更白热化的时候。

Q2国内游戏资本动态
按成立时间看,Q3吸金公司成立4年以内的新公司有19家,占比最高,4—10年的有12家,10年以上成熟公司有5家。
相比而言,Q2拿钱的里成立4年以内的新公司有14家,4-10年的19家,占比最高,10年以上的成熟公司有7家。
少数还有竞争力的“中老年”企业被投完之后,新公司们开始成为大厂争夺的主要资源。
按产品,或者说能力类型来看,二次元手游仍是吸金热门。
在Q3,有6家具备二次元内容研发能力的企业拿到了钱,资方为腾讯、B站和鹰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