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到了2017年十九大的则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吃饱穿暖及精神需求已基本达到,现在主要矛盾在于资源分配不均衡、个人权利的注重、社会福利缺失等方面。
大环境较好的时候很少有人会注重这些,但这两年疫情来了,原本小概率情况也变得水落石出。
疫情以来众多互联网大厂员工美其言“毕业”、“输出优质人才”等变相大规模裁员。
但你能说他们能力不足?!
肯定不能!能进这种大厂的无一不是人中精英,当初面试也是过五关斩六将才能杀得进去,绝大部分人都是曾经的学霸、曾经的行业翘楚。
但,此时此刻,很多人才被大规模的废弃;硕士生送外卖,原子物理博士当城管,本科生还在宿舍群发简历。
对这种情况,有专家给出一种说法叫做结构性的多余,世界发展到一定程度发生的优质劳动力多余,整体看就是劳动力过剩。
疫情之前和期间发生的大规模裁员,也是这种状况的体现!
对于福利保障措施完善的发达国家来说还好些,但对于我们这种发展中国家就非常棘手了。因为一旦失去收入来源,除了啃老本几乎没有任何基本保障。
有人说最好的办法是给补贴。
我觉得根本上是社会福利制度的缺失,缺少完善的失业保障制度、自由职业者福利保障制度。
国富民未必富,只有优先占有资源的群体才能享受社会发展带来的红利,其余大部分都沦为韭菜!非常不合适!
我们中国人是最勤劳的民族之一,但是这个社会并不会因为你足够勤劳上天就给予眷顾,一旦失业、重病等发生了,很多家庭瞬间就会陷入困境。
而现在不仅仅是房地产过剩,三产全部过剩,就业成为头等大事,缺乏保障的情况下人们更愿意存钱避险而不是去消费增加需求。
想拉动需求,就得让人们有安全感,少点后顾之忧,多点幸福感!
现在到了加固地基的时候了,建立低收入者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就十分必要!
有了保障才会产生强大的需求动力!
普通小民是国之基石,底层人民的安全感也很重要!
社会发展红利不能只有优先占据资源的人享受,也必须分配到普通群体。
这也是减少贫富悬殊、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然。
来源:“我是单只蝴蝶”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