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立讯精密2021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39.46亿元,同比增长66.43%;归母净利润为70.71亿元,同比下降2.14%。这是立讯精密上市12年以来首次出现净利润下滑。自2010年上市以来,公司业绩逐年递增,且增速大都保持两位数。目前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消费电子市场持续疲软,2017年至2021年,苹果做为立讯精密的第一大客户为其带来的收入占总营收比重分由36.58%提升至74%,包括苹果在内的外销营收占比已超过93%。2021年1月,苹果一口气更换了34家国内供货商,立讯精密却逆势拿下iPhone13 Pro 40%的代工订单,与苹果深度捆绑,推动了企业的迅猛发展,但随着苹果为风向标的消费市场疲软,其单一依赖客户产生的危机也随之到来,立讯精密迫切寻找苹果之外的利润增长点。
新战场:做汽车市场的Tier1
为摆脱“苹果依赖症”,今年以来,立讯精密频频出手拓展横向布局,努力打造业绩的“第二增长线”。今年2月,立讯精密还公告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35亿元,拟将全部用于推动两大领域中六大业务项目。
其中,四个项目跟消费电子有关,包括:智能可穿戴、智能终端零部件、半导体先进封装、智能移动终端显示模组项目,这些项目的投资占到投资总额的62%。此外,两个项目跟汽车相关,包括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系统、智能汽车连接系统项目。两个项目合计拟投入的资金总额为20亿人民币,旨在强化自身较有竞争力的汽车线束、连接线等产品领域,立讯精密在汽车领域的动作,最引人关注。
今年2月,立讯精密与奇瑞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购买青岛五道口持有的奇瑞控股19.88%、奇瑞股份7.87%和奇瑞新能源6.24%的股权,并与奇瑞新能源共同组建合资公司,从事新能源汽车的整车研发及制造。
其实,早在约十年前立讯精密便开始布局汽车业务,逐步打入号称“汽车神经系统”的连接器、线束等电子零件领域,并前瞻布局了新能源及高速高压领域。2021年,公司汽车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营收同比增加45.66%。
王来春指出,许多电动车新品牌,缺乏开发、制造等能力,立讯精密自己不造整车,而是协同奇瑞新能源做整车ODM,预计未来12-18个月,ODM会陆续投产。
目前看,立讯精密的目标是从电动车“零组件商”转为更高难度的“系统供应商”。“立讯要做强做大汽车产业Tier1(第一阶供应商,直接交货给汽车品牌组装)的板块,以3个5年看,Tier1给予立讯的机会,不小于消费电子。”近期接受投资者调研时,王来春表示。
奇瑞的优势在于汽车制造能力以及经销渠道,立讯的优势在于具备强有力的汽车电子零部件产品,包括整车线束、摄像头模组等,都可以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整车架构、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方面。
浦银国际研报指出,立讯与奇瑞的合作有望共赢。长期来看,合资公司有助于立讯打开新能源汽车ODM市场,为立讯的下一个五年打下坚实的基础。浦银国际预计立讯精密汽车相关业务今明两年将保持较高速发展,今年收入有望达到40-50亿人民币。
火爆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为汽车线束行业带来发展新机遇
相对于传统汽车而言,新能源汽车电子系统在物理和使用性能上具有更为严苛的要求。需要更为全面强大的线束功能才能满足。新能源汽车线束与传统汽车线束的要求可谓“大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