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今年以来国际国内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更加复杂严峻,俄乌冲突,全球通胀,美联储暴力加息,让全球经济蒙上了衰退的阴影;国内疫情出现新的反弹和多发散发的趋势,各种不利影响明显加大,超预期突发因素对中国经济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冲击。
特别是二季度,上海等地疫情的爆发对中国经济带来了明显的下行压力,二季度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大,一些重要的指标深度下跌。尽管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稳经济的举措,二季度GDP增速同比增长0.4%,但考虑到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的复杂性,要确保中国经济在下半年运行在合理区间,宏观政策还需有针对性地继续加码。
从目前对中国经济的预期和看法来看,相对悲观的情绪比较浓厚。笔者认为,从今年的趋势判断,中国经济最难的时期肯定已经过去,下半年中国经济向上向好的趋势基本是确定的,但仍然面临着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的冲击和对中国经济的预期过于悲观的问题。
要稳定对中国经济的预期,首先要对经济大势本身有个正确的研判,导致中国经济下行的因素究竟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只有把问题和面临的形势分析透了,把机遇和挑战分析到位,政策才能更加精准发力,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稳定预期,确保中国经济向上向好的趋势不致于逆转。
笔者认为,今年全球经济之所以复杂严峻,除了疫情的冲击,以及疫情冲击之下全球个别大国不负责任的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的举动,还要看到这些举动的背后的一些必然因素。
就全球目前的周期而言,笔者认为,全球目前处在一个由疫情和逆全球化的思潮左右的“五期叠加”的周期下,这是导致全球经济极其复杂的主要原因。
具体而言,“五期叠加”指:
一是全球货币政策的收缩期,特别是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央行暴力加息,势必引发全球金融和资本市场的动荡;
二是逆全球化的冲动期,逆全球化的一些做法在疫情以前已经出现,疫情加剧了全球的逆全球化潮流;
三是史诗级的通胀期,本轮以发达国家为代表的高通胀是过去4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美、欧等经济体的通胀指标都创下40多年来的新高,而且因素多元,治理的难度很大;
四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构期,在疫情的冲击下,全球供应链体系面临重构的冲击;
最后是新的经济冷战的形成期。
我们看到,全球治理的情绪非常脆弱,一些地缘政治冲突不仅导致了政治上站队,也导致经济层面的互相脱钩和站队,这无疑是对全球经济最大的打击。
与全球的“五期叠加”对应,中国经济也处在一个“五期叠加”的周期中:
一是经济大周期的转化期,中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度向高质量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