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场 > 理财

「评论」美联储未能预见高通胀并非失误

常驻编辑 理财 2022-08-14 通胀   鲍威尔   通胀率   美国   疫情   大幅   水平   压力   全球   经济

文丨张启迪 (金融学博士,高级经济师, CFA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电子邮箱: zhangqidi1@126.com 。) 00E拜客生活常识网

年初至今,通胀未能如美联储预期出现回落,反而屡创新高。面对不断上升的通胀,2021年11月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终于在国会听证会上承认将价格压力描述为“暂时”已不再恰当。为了抑制高通胀,美联储自3月以来不得不快速加息,至2022年7月末已加息4次,累计225bp。美联储激进紧缩引发市场动荡。股票市场方面,2022年3-7月,标准普尔指数累计下跌8.8%,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累计下跌12.9%,黄金累计下跌8.3%。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在美联储今年首次加息后快速上行,从3月14日的2.14%上升至6月14日的3.49%这一阶段性高点,美国国债因此出现明显下跌。00E拜客生活常识网

美联储未能预见高通胀饱受诟病。很多观点认为美联储未能提前预判高通胀并尽快紧缩是决策失误。市场一般习惯于美联储总是能够完全洞悉经济的各种变化,预测到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并提前采取行动。然而,美联储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即便是历史重演,美联储也很难避免这一所谓的“失误”。回顾疫情后美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会发现美联储紧缩时间偏晚有其合理性,认为美联储存在决策失误有失偏颇。00E拜客生活常识网

第一,缩减QE前美国通胀走势并不明朗。00E拜客生活常识网

2020年下半年以来,虽然美国通胀水平不断上升,然而至2021年11月以前通胀走势仍不确定。首先,通胀上行速度并不快。CPI至2021年3月才超过2%,核心CPI至2021年4月才超过2%。其次,2021年上半年以前美国通胀上升主要体现为结构性通胀,上涨幅度较大的主要是受疫情影响明显的二手车、房租等类别。最后,长期通胀预期指标上行一直较为温和。2021年10月末美国10年期盈亏平衡通胀率只有2.51%,依然在疫情前合理水平以内,并且与2%的长期通胀目标较为相符。除了10年期盈亏平衡通胀率以外,其他中长期通胀预期指标也大都较为稳定。00E拜客生活常识网

通胀数据释放的复杂信号也令市场对未来通胀走势产生了较大分歧。在2021年3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未来几个月的通胀同比增速可能较高,但这将是暂时的。斯蒂格利茨认为眼下对通胀的担忧“肯定不成熟”,而且“完全没必要”。然而,前美国财长劳伦斯·萨默斯则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社论,警告可能出现“我们这一代人所未见的通胀压力,将给美元价值和金融稳定带来严重后果”。虽然事后来看2021年下半年美国通胀水平已经处于上涨趋势中,然而以当时掌握的信息来看并不足以判断通胀未来走势。00E拜客生活常识网

第二,加息前美国经济并未复苏至理想水平。00E拜客生活常识网

美国经济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开始回升,受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经济复苏一直充满不确定性。2021年1月,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作证时表示,美国或需三年才能实现通胀目标,要实现充分就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此后的数次议息会议美联储均认为虽然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几个行业经营有所改善,但经济前景风险依然存在,直至2022年3月美联储才放弃经济前景存在风险的表述。00E拜客生活常识网

美联储之所以对经济复苏前景担忧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疫情形势存在不确定性。自2020年2月全球疫情暴发以来,美国疫情经历多重反复。2021年第四季度美国疫情再度恶化,过去7天平均新增确诊病例数从2021年11月末的8.25万人大幅上升至2022年1月15日的80.8万人,创疫情暴发以来新高。疫情反复也使得经济随时有转向的可能。00E拜客生活常识网

二是供应链持续受到扰动。受疫情影响全球供应链持续面临压力。纽联储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GSCPI)显示,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不断上升,由0.7大幅上升至4.32。全球供应链压力上升不仅加大了通胀上行风险,而且对经济复苏也产生了不利影响。00E拜客生活常识网

三是劳动参与率恢复一直不及预期。受退休人数激增、照料责任增加和对感染新冠病毒的恐惧等诸多因素影响,疫情暴发后美国劳动力参与率大幅下降,由2020年2月的63.4%大幅下降至4月的60.2%。此后虽然劳动力市场持续改善,但劳动参与率上升十分缓慢。2022年7月美国劳动力参与率为62.03%,仍未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00E拜客生活常识网

四是就业人数回升速度偏慢。疫情暴发后美国非农就业人数出现大幅下降,从2020年2月的1.525亿人大幅下降至4月的1.305亿人。此后非农就业人数开始持续增加,直至今年7月才上升至疫情前水平。上述原因令美联储对加息一直持谨慎态度,以避免打断脆弱的经济复苏势头。

相关阅读:

  • 美联储加息对我的影响
  • 前瞻美联储决议:GDP负增长无阻激进加息,经济衰退可否避
  • 美联储发出新信号,209吨黄金从欧美运抵中国,存在清零美
  • 再抛152亿美元!中国连续4个月减持美债313亿,余额减至1万
  • 我国物价水平稳得住吗?国家发改委回应
  • 美经济年内或陷入衰退,耶伦敦促拜登取消对华加征关税,中
  • 多家机构警告美国经济前景将恶化
  • 黄金价格显示触底迹象
  • 市场信心提振!境内外人民币汇率齐升超两百点
  • 能源危机来了?美国各州汽油价格超4.71美元,石油库存却要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