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程度而言,人好奇心是本能,在教育中可以被因势利用;让学生保持好奇心并取得成果,则是学科教育在能力培养上应格外注意的问题。类创造的璀璨文明无一不是“好奇心”发挥作用的结果。
强大的语言能力帮助学生将好奇心保持到底,是通往新知的路径。对客观存在产生疑问,是好奇心的肇始。思考力、联想力、想象力和表达力最终决定了个体在探索的路上能走多远。对复杂现象的分析整合能力、对过程的逻辑推导能力、对结论的精准描述能力等,这些思维能力基本是通过语言能力来获得的。
个体需要借助语言载体学习各学科知识,训练出大脑的思维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外化符号,大脑思维结果最终要通过语言符号表达成概念、判断、结论、措施等,个体才算真正掌握真理,输出知识,认知世界,解决问题。知识的产出是真正将“未知”解读出有形“已知”,是对个体肇始好奇心的激励和良性反馈,是给好奇心的最大“满足”和“呵护”。知识作为创新成果的符号体现,可与人分享,接受论辩,积累沉淀,给个体和社会“孵化”更多的好奇心建立新的起点。因此,语言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要素,是帮助人们保持好奇心、完成探索任务的有力工具。
原文链接:语言能力是创新的基础要素
在21世纪生态文明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农业发展要如何从过去不遗余力地用工业化方式改造传统农业的旧模式,向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进行转化?这正是农业经济学家温铁军及其团队20年来在农业生态化和社会化的实践中努力想要回答的问题。在他的新作《从农业1.0到农业4.0:生态转型与农业可持续》中,他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农业模式,探讨了生态转型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翔实的国内外可持续农业实践案例,为中国的农业经济把脉开方,其建议值得我们思考。
作者认为农业具有“生产、生活、生态”的属性,农村具有“共存、共生、共享”的特征;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兼顾农民的生计、农村的就业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中国各地区地理、气候和农业资源差异较大,需要根据当地情况,因地制宜地设计或选择合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尽管如此,作者仍从共性方面总结了针对中国农业的发展建议。
首先是进行组织化变革,壮大农村集体经济。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农村财产关系的变革作为主要内容。新形势下,要以信用合作为主体,生产、供销合作为两翼,形成覆盖县、镇、村的“三位一体”农业综合体。第二是模式化变革,借鉴传统农业优势推进立体循环农业,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减量化生产模式和生态产业园模式能够满足民众对有机食品和休闲养生文化的需求。以果蔬等传统农产品种植产业为支撑,结合采摘、点种、插秧、耕耙等农事活动,开发以田园娱乐体验、生态养生等农事、农趣体验为特色的循环农业有广阔发展前途。
为了将这些对策长期化,还需要推动战略化变革,对农村自然资源立体式开发,推进生态资源价值化,提升绿水青山“颜值”,做大金山银山“价值”,实现生态资源价值增量的生态资源资本化。
目前一些地区已在一级市场完成股权设置及协商定价的制度,让村集体作为“资源整合者”,形成村民股权的交易合约结构化。有些地区的村集体引入了外来投资主体,形成组合投资和资源多元开发。村集体将取得的资产收益在做出一定扣除之后按股返还村民,成为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为了促进资源性资产的直接融资,活化大量占压的地方财政投资,各地还应进一步推动乡村集体股权资产委托交易的证券化,实现全域生态资产可拆分交易,对接外部过剩的金融资本。
原文链接:农业生态转型的突围之路
以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上网已成为农民连接互联网的主要方式。当前全国行政村移动网络覆盖率已经超过98%,同时超过55%的农民个体已使用智能手机上网。在农户家庭层面,使用智能手机上网的比例更高,根据调查,大概70%至85%的农户家庭拥有至少一部智能手机。与传统互联网相比,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互联网通信和信息获取并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而且操作方便快捷,因此受到了广大农民青睐,成为农民上网主要渠道。然而,移动互联网在我国农村的普及还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西部偏远地区的农户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比例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