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电力系统也应通过发输配用各环节数字化,发展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增强电力系统的韧性和灵活调节能力,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以华能为例,我们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赋能电力生产和能源服务。在电力行业率先建设工业互联网,自主开发出国内首套全国产化DCS控制系统、以及PLC工业控制系统并示范应用,构建了统一数据共享平台、统一技术开发体系、统一网络安全体系,还布局实施了智慧电厂、新能源智慧运维平台等一批重点示范项目。希望实现业务场景实时在线、风险分析防控、应急指挥调控、综合优化决策等。
新华网:对于我国能源绿色转型与发展,您有什么思考?您如何看待我国能源发展的趋势?
我国能源电力行业绿色转型需要从“两端”发力,即电力生产侧实现清洁化、能源消费侧实施再电气化。
能源生产侧清洁化,就是要大力实施清洁替代,有序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加快清洁能源开发,提升其发电量占比。能源消费侧需要再电气化,大力提升工业、建筑、交通行业电气化水平,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实现电能对化石能源的深度替代。
新华网:对于我国能源绿色转型的下一步发展,您有何建议?
下一步,能源行业要提高战略思维,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我认为,需要重点关注六个方面。
一是要以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为前提。立足我国“富煤贫油少气”和新能源资源丰富的基本国情,加强对能源电力消费总量规模的分析研判,在能源供需综合平衡基础上,推进结构优化,分地区分行业推进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梯次有序实现碳达峰。
二是充分发挥煤炭兜底保障作用。坚持扩大产能、调控产量、严控消费,增强煤炭供应韧性,提升应对国际形势变化和国内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坚持清洁高效发展煤电,实施“三改联动”,推动煤电由主体电源向调节型电源转变。
三是加快发展新能源。具体包括加强西南水电统筹规划,打造流域“水风光”互补开发模式;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推动形成海上风电全过程技术标准体系;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发挥氢能大规模、长周期存储的优势,与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等形成互补效应,提升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等。
四是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强数字化赋能,提高新能源预测精度,提升电力系统供应保障能力和整体利用效率。
五是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瞄准国家重大科技需求,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基础性研究,加强产学研用联合,聚焦“卡脖子”问题,加快突破基础材料、工控芯片、高端元器件、关键软件等核心技术。
六是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加强碳排放基础数据库建设,推动核算方法与国际接轨,完善碳排放核算标准与核查机制,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标准和标识制度。同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碳标准认证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碳排放标准制定和认证检测服务机构。
新华网:本次大会您带来了什么内容做分享?您重点关注什么议题?
我在会上就能源绿色转型、低碳技术产业创新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分享,并提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能源电力行业必须围绕绿色低碳转型目标,深化行业关键作用、严峻挑战以及基本国情的三个规律性认识,把握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绿色低碳、创新引领四个要求,在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落实“双碳”目标要求发挥应有的贡献。
中国华能也将进一步增强了绿色转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快推进绿色转型,努力在优先实现“双碳”目标上当先锋、作表率,为建设能源强国和科技强国、实现“双碳”目标作出更大贡献。(文章来源:北极星火力发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