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危及集装箱船主角地位的LNG船,可谓是赚足了眼球。2022年1-7月,在主力船型同比变化中,仅有以大型LNG运输船为主的气体船实现增长,其它船型均现不同程度减少。LNG船也成为行业订单持续增量的关键所在。

此次LNG船订单主要借势俄乌冲突,欧盟制裁俄罗斯的国际局势而爆发的。
根据Clarksons评估,若LNG取代所有俄罗斯出口至欧洲的管道天然气,且亚洲LNG贸易增长不受影响,全球LNG贸易量可能从2021年的4.01亿吨增长至6.95亿吨,带来约110艘LNG船的运力需求。
2021年全球LNG船新接订单48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约53%;2022年需求进一步爆发,1-7月累计新接订单99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约176%。

除了有望成为未来的主力船型外,高附加值的属性也让LNG船订单成为不少船企极力争取的目标。
目前国际造船市场一艘常规型LNG船的造价已高达2.4亿美元。单艘LNG船订单价格达到15亿人民币左右。持续爆发的订单量也将扩张船企的收入空间,成为企业长期盈利的支撑。

从整个市场格局来看,韩国仍然占领LNG船市场的主导地位。2022年前7个月,韩国船企市占率70%,目前三星、大宇、现代等船企的LNG船订单排到了2026年。
但在韩国排单间隙,部分溢出订单由中国船企接手。2022年前5个月,61艘大型LNG船订单中,39艘由韩国船企承接,另外22艘由中国船企接获。

受益于技术突破,我国的沪东中华、江南造船、大船重工均具备LNG船的建造实力,对于LNG市场份额抢占,未来可期。隶属于中国船舶的三大船企,将会是LNG订单持续放量的最大受益者。
三、切勿管中窥豹
无论是从行业的历史周期性还是从暴增的新船订单以及新高的船舶价格来看,造船行业的上行趋势一目了然,但传导到资本市场却并没有想象中的热情。以中国船舶为例,相比07年的历史高位,现在的股价不温不火。

但周期股要求的就是一个耐心,对于造船这种超长周期股就更不用说了,因为着急也没用。还不如静下心来,分析衡量一下支撑上涨的长期逻辑。
1、船舶老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