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龄老化、环保新规是本轮周期的核心驱动力,未来需求上涨也将大概率基于两者。
截至2021年,9.9%的船舶的船龄大于20年,24.2%的船舶将达到15年船龄。一般船舶的寿命在20~25年之间,但超过18岁就已经属于高龄了,相关的经济性能也将大不如前。

相比高龄船舶昂贵的维护费用,大部分船东会选择将其转卖或拆解,造成的运力缺口也将进一步增加新船订单。据中信建投预计,2022-2031年全球船舶更换量从0.50亿载重吨上升至1.57亿载重吨,年均复合增速约14%,开启一轮老旧船舶更换大潮。

整体上,我国船队的平均船龄尚属年轻力壮,不存在大范围的修补或替换,后续更新的主体将来自海外船东,这意味着受汇率波动的影响较大。
2、IMO新规
2018年,国际海事组织IMO在MEPC72届会议通过了船舶温室效应气体减排初步战略。言简意赅就是围绕船舶的碳排放做文章。到2030年,国际航运每单位运输活动的平均CO2排放量与2008年相比至少减少50%。

IMO新规主要包含四大核心海运减排指标,分别是:EEDI、EEXI、CII、SEEMP。其中EEDI与EEXI均为船舶技术指标,EEDI、EEXI值越高,船舶碳排放就越高。
目前,全球仅约20%现役船舶符合EEDI、EEXI要求。根据VesselsValue的数据,在全球现役船队中,只有21.7%的船舶符合EEDI和EEXI法规。其中散货船的合规率最低,仅为10.0%;集装箱船合规率为25.6%;油轮合规率为30.4%。

要使船舶符合新规虽然不一定要全部淘汰,重造新的船舶,但在老船身上加装节能装置,或是限制发动机功率,降速航行,都不是经济可行的选择。降速航行更是会降低全球运力水平,导致船舶需求量再一次“无理”上升的风险。
但无论是哪种解决方案,最终都将刺激船舶需求的上涨。

短期来看,运价高涨、码头拥堵刺激了集装箱船的需求,也是第一轮新船订单的爆发点,最先给到船企回血的船型。
中期来看,虽说制裁俄罗斯造成了现在剑拔弩张的国际局势,但越是混乱的局面越是造福航运,同样受益的LNG船,其高附加值、高技术壁垒的属性将是支撑船企长期盈利的关键。
长期来看,IMO的环保新规近几年来修修改改,但限排是可以确定的,那些不达标的船舶无论是回炉再造还是减速航行都是有利于船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