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底到2015年初,中国高铁迎来了戏剧性的两次反转,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了两次,付出了上亿元的高昂损失,竟然只换回来了131万美元的赔偿,成为了中国高铁海外投资历史上的一大经典反面教材。
这场闹剧的始作俑者就是地处拉丁美洲、与中国具有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墨西哥。
自2012年开始,野心勃勃的墨西哥开始酝酿一项在该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高速铁路计划。
当年成功当选总统的涅托在竞选中承诺,当选后要解决困扰已久的交通落后问题,动工兴建数条连接国内各主要城市的高速铁路。
其中最具价值的则是全长210公里、连接首都和国内商业城市克雷塔罗的一条铁路。
项目一旦建成,墨西哥首都到克雷塔罗的时间就将缩短为58分钟,两地人流物流往来方便不少,对该国积弱的交通状况亦是相当大的改善。
由于墨西哥本国是一个偏重油气资源的发展中国家,铁路建造力量薄弱,本国完全无法单独承担修筑高铁的任务,所以将这一项目以公开招标的形式交给其他国家。
![](http://imgq8.q578.com/ef/0919/c1270bffc7cb6049.jpg)
(墨西哥前总统涅托)
谁曾想,这一被寄予厚望的项目一波三折以至于到最后“无限期停摆”,参与投标并中标的中铁建、中国南车在这次闹剧中连续当了两次冤大头,眼看着煮熟的鸭子自个飞走了。
招标花费上亿元 组建数百人庞大团队 中国为拿到项目煞费苦心
中国对墨西哥高铁项目的关注始于2013年9月。从那时起,中铁建就在国内和墨西哥分别组建了两百人的团队进行该项目的调研工作。
![](http://imgq8.q578.com/ef/0919/ea9dc6fe346b116f.jpg)
(中国高铁)
不但针对墨西哥当地的项目地理状况进行了仔细的调查,也专门详细了解的墨西哥铁路投资法律条文,不打无准备之仗,光文件资料就有8个箱子之多,2.1吨的重量。
所以当2014年墨西哥正式对外宣布招标且竞标时间仅有三月的情况下,由中铁建为主导,囊括了中国南车及四家墨西哥公司的“国际联合体”成为唯一一家中标的企业。
其他的老牌知名国际高铁巨头纷纷因为时间过短而未能完成竞标,将项目拱手相让给了中铁建。
从这次项目规模上看,270亿人民币的中标额对中国而言不算特别多,相比于同期输出到印尼的雅万高铁来说相对较少。
![](http://imgq8.q578.com/ef/0919/0044ec8d4a4b4551.jpg)
(墨西哥高铁项目示意图)
但这条高铁的意义却不可小觑,它是中国输出到拉丁美洲的第一条高速铁路,一旦建成,将成为中国在拉美的一张响亮的国家名片,改变以往中国和拉美偏重于矿产、初级贸易品的格局,为中国高铁打开广阔的市场。
![](http://imgq8.q578.com/ef/0919/748e94accb0bacbf.jpg)
(2014年11月4日,墨西哥官方宣布中国企业中标)
一般来说,前期投标的各类花费为中标金额的0.5%左右,由此计算,中铁建、中国南车在此项目中的投资金额至少达到亿元级别。
可就当中国方面为中标成功感到欢欣鼓舞之际,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就从墨西哥总统口中传来——撤销招标结果,另外选择时间重启招标。
(二)梅开二度 两次单方面毁约 墨西哥将中国企业耍得团团转
中铁建中标3天之后,墨西哥方面就以“确保合法性和透明性”的理由公开取消了此次中标结果,并将其放到明年举行。
![](http://imgq8.q578.com/ef/0919/df4df4c249410056.jpg)
(墨西哥官方新闻发布会宣布取消中标结果)
这一消息犹如一颗炸弹让国内业内人士大为震惊,当日中铁建的股票重重下挫。
考虑到中墨两国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中方只能接受这一决定,且自身竞争力强,并不担心在下一次招标中会败给其他对手。
表面上看,这一结果的最大受益者当属参与招标失败的西门子、三菱、阿尔斯通等企业,毕竟从宣布招标开始就屡屡抗议本次招标过程不公开透明,极可能联合起来暗中操作阻扰项目成功。
但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次年1月14日,墨西哥宣布重启招标程序,为回应舆论就竞标时间太短的质疑,这一次的招标时间将长达六个月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