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4个行署区被撤销,重新组建了四川省,成都市仍然是四川省的省会。此时,成都市管理了主城区,外围的各个县,隶属于温江专区管理。成都市的主城区,划分为5个区,分别是:东城区、西城区、望江区、龙潭区、万年区。这5个区是成都市逐步发展的雏形。

至于温江专区,下辖了12个县,分别是:温江县、郫县、崇宁县、彭县、新繁县、新都县、成都县、华阳县、双流县、新津县、崇庆县、灌县。1951年,温江专区的新津县划入了眉山专区,眉山专区的大邑县划入了温江专区,温江专区仍然下辖了12个县。1953年,眉山专区的名山县、蒲江县、新津县、邛崃县,绵阳专区的广汉县、金堂县、什邡县,划入了温江专区管理。
此时,温江专区管理了18个县。1954年,名山县被划入了雅安专区管理,调整为17个县。1955年,成都市的龙潭区、万年区被撤销,合并为郊区。同一年,望江区被撤销,并入了东城区,成都市的区划调整为3个区。此时,成都市的主城区调整为东城区、西城区、郊区等3个区。1958年,在四川省新一轮的区划变迁中,成都市的郊区被撤销。

随后,组建了金牛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成都市的主城区,重新形成了5个区的区划格局。同一时期,温江专区的崇宁县被撤销,划入了周边的各个县,调整为16个县。1965年,华阳县、新繁县被撤销,并入周边各个县。温江专区下辖县,调整为14个,分别是:温江县、郫县、灌县、彭县、什邡县、金堂县、广汉县、新都县、双流县、新津县、蒲江县、邛崃县、大邑县、崇庆县。
60年代末期,全国所有的专区更名为地区以后,温江专区更名为温江地区。当时,出于实际战备的需要,我国北方地区的很多工厂和企业,陆续迁移到了成都、重庆等西南地区。当时,成都市没有下辖县,管辖面积太小,很多项目和工厂,受到了发展空间的限制。在这样的大环境下,1977年,温江地区的金堂县、双流县,划入成都市管理。

70年代末期,我国经济进入了持续高速发展,为了适应经济建设需要,我国各个省份都开始进行区划变动。1983年,温江地区被撤销,温江地区原本下辖的温江、郫县、灌县、彭县、新都县、新津县、崇庆县、邛崃县、蒲江县、大邑县,全部划入了成都市管理。此时,成都市下辖了5个区、14个县,合计有19个区县。
不过,几个月以后,成都市的广汉县、什邡县又划入了德阳市管理,全市调整为5个区、12个县。随着成都市各地的持续发展,988年,成都市的灌县被撤销,组建了都江堰县级市。1990年,成都市的东城区、西城区被撤销,组建了锦江区、青羊区、武侯区、成华区。进入90年代以后,成都市下辖的彭县、崇庆县、邛崃县被陆续撤销,组建了县级市。

截至2001年,成都市形成了7个区、4个县级市、8个县的区划格局。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成都市经济迅猛发展,人口进一步增加,城市面积进一步扩大,成都市下辖的双流县、新都县、温江县、郫县、新津县等5个县,被陆续撤销,组建了双流区、新都区、温江区、郫都区、新津区。2016年,资阳地级市下辖的简阳县级市,划入了成都市管理。
截至这个时候,成都市20个区县的区划格局,已经彻底形成。当然,出于发展经济的需要,进入21世纪以后,成都市陆续组建了天府新区、东部新区、高新区等几个新区。不过,这几个新区属于功能区,情况比较特殊,一般不会计算在内。

关于我国各地区划调整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