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撒钱容易赚钱难,较为典型的,当属娱乐工场投资的线下体验店泡否科技。
泡否科技背后,是一度广受关注的创业者马佳佳。2012年,马佳佳顶着美女、才女、云南省语文单科最高分、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生等光环闯入情趣用品行业,凭借较高关注度及独立女性的价值观等因素,拿下乐博资本数百万天使轮投资后,又获得娱乐工场投资。
声量大,有助于营销,但马佳佳的线下体验店,并没有用产品留住更多人,最终一地鸡毛,于2015年关停。
泡否科技“昙花一现”,凸显行业中的品牌和企业赚钱艰难的困境。
一位业内人士向《财经天下》周刊透露:“一款售价在一百元左右的情趣用品,由于实体店铺的运营、批发、零售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成本,利润就在销售环节被一层一层摊薄。”
尽管可以将情趣用品销售渠道转至线上,但网店需要保证金、服务费、运营花费等,推广开支也需要持续投入,利润仍不可避免地被摊薄。
为了能多赚钱,企业会继续挤压成本,有的剔除设计环节,直接对标、模仿竞品,有的在材质上动起了“歪心思”。
一位网友自曝,使用某品牌情趣用品后,其与用品接触的皮肤出现红点、瘙痒,他怀疑是产品材质不过关导致的。
事实上,消费者对材质的重视日益提升。艾媒咨询相关报告显示,在中国情趣用品消费诸多考虑因素中,考虑材质、手感因素的受访者2020年占到44.7%,到2022年,这一占比增长到60%。
消费者追求安全的材质及令人愉悦的产品功能,大多数品牌和企业却并未聚焦于此。结果是,既没有打响品牌知名度,也没能推出消费黏性强的产品,整个行业的盈利能力难掩疲弱。
环顾行业,可以说是“寒气”充斥:
- 醉清风想成为“情趣用品第一股”,却屡次冲击上市失败,且承认曾为引流而“刷单”;
- 他趣股份去年宣布在新三板终止挂牌,业务也转向真人社交;
- 爱侣健康2020年上半年亏损536万元,也在去年宣布终止挂牌;
- 桃花坞连年亏损,在2021年4月被实行风险警示,上个月还公告称“未弥补亏损超过实收股本总额且净资产为负”;
- 春水堂熬过亏损期,今年上半年扭亏为盈,净利润却仅有235.5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