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中国液晶面板滑铁卢的一年,甚至有人喊出:中国押错了路线,LCD被淘汰只是时间问题。其实这么说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从去年开始,LCD面板的价格就已经开始大跌,至今已经连续十个月下跌,甚至在今年的一季度开始,LCD电视的面板价格已经低于成本价,6月份时,价格更是跌到了历史新低。
以32英寸和55英寸的LCD电视面板为例,它的价格分别低于成本的4.03%和5.06%,所以有企业卖的越多亏得越多,甚至连国内LCD面板三巨头都被迫减产。
其中,惠科从5月份开始减产20%;6月份,京东方也宣布,将在今年下半年减少25%的液晶面板产量,7月份时,苏州华星的第8.5代生产线(t10)也正式开始减产,幅度高达50%。
所以很多人都说:三星押注的OLED才是未来,而他们将LCD生产线甩给我们,完全是想坑我们,一旦OLED的生产成本下降,我们中国的LCD面板产业将直接被淘汰,甚至重蹈CRT惨剧的覆辙。
事实上,这个说法根本不存在,三星并没有放弃LCD面板,中国面板产业也不是说坑就能坑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家好,我是熊猫,今天就来聊下屏幕行业背后的故事。
中国的确在CRT屏幕上吃了很大的亏,但在这里面有几点隐情,是大家不知道的。
首先,当时中国选择发展CRT屏幕其实是有苦衷的。
当时还是90年代中期,我们的CRT彩色电视行业做得还相当不错,先后超过日韩、欧美等工业强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国,而且是连续数年霸榜。
中国也诞生了TCL、熊猫、彩虹、创维等等著名的电视品牌,这些企业登上巅峰后,就开始想要做的更大,
当时国产电视大部分都是以组装为主,像彩电屏幕等关键零部件,还是以进口为主,所以国产电视品牌都希望向上游的核心零部件发展,不仅能减少卡脖子的技术,也能增加自己的利润。
但是那时候的技术积累几乎是空白的,唯一的途径,就是花高价去引进生产线,再将生产线国产化。
先模仿学习,再自主创新,最终超越对手,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必须经历的,所以这个想法并没有错,只是我们的路走得比较艰难。
当时屏幕产业恰好在转型中,摆在我们面前的有几个选择:一个是成熟的生产线,也就是CRT屏幕技术,还有几个是探索性的产业,其中就有LCD面板以及等离子面板。
CRT屏幕是当时需求量最大的,市场应用最广的彩电屏幕,而LCD面板和等离子面板技术还处于验证阶段,未来能否产业化还尚未可知。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河南的安彩花了4亿元,购买了美国康宁公司的9条玻壳线;彩虹集团斥资6亿多元,引进了超大屏幕显像管生产线,其他的几条生产线也差不多,不过TCL全盘收购了欧洲汤姆逊公司的CRT彩电业务,也花了比较大的价格。
所以站在上帝视角上来看,我们的屏幕产业确实是吃亏了,但是站在发展角度上看,中国需要在屏幕产业上做突破,引进CRT的确可能会失败,但是不引进CRT,中国屏幕产业一定会失败。
至于为什么我们不以LCD作为突破口,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人家不卖啊,而我们当时的基础又太惨了,连屏幕产业链都没有,更不用说先进的LCD生产线了。
其次,我们选择大量引进CRT,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误判了CRT的寿命。
事实上这里必须纠正一下:我们并不只是押注CRT,在屏幕产业做突破的时候,我们的战略是多条路线同时突破的。
当时屏幕正处于产业变革的时候,液晶(LCD)电视虽然被认为可以取代CRT彩电,但是优势其实并不明显,除了机身比较薄外,在图像的质量、亮度上,并不突出,而且液晶电视动辄上万元,中国消费者根本承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