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中材科技
中材科技三大主业协同发展,归母净利润高速增长。公司于 2016 年收 购泰山玻纤,聚焦于特种纤维、复合材料、新能源材料三大赛道,大力发 展风电叶片、玻璃纤维及制品、锂电池隔膜 3 大主导产业。在新能源与风 电行业高速发展的当下,公司归母净利润维持高速增长态势。 业绩方面,20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02.95 亿元,同比增长 7.58%; 实现归母净利润 33.73 亿元,同比增长 65.40%。2022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 业收入 99.20 亿元,同比增长 5.99%;实现归母净利润 18.71 亿元,同比增 长 1.33%。
截至 2022 年上半年,公司拥有玻纤产能约 120 万吨,目前在建和规划 玻纤产能 42 万吨。截至 2022 年上半年,中材科技玻纤年产能约为 120 万 吨,2017 至 2021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0.7%。公司目前在建和规划产线包 括泰山玻纤邹城“6 改 12”无碱池窑拉丝产线、6 万吨高强高模玻纤产线以 及太原年产 30 万吨高性能玻璃纤维智能制造生产线项目。

公司充分发挥产业协同效应,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公司于 2007 年成立 中材风电,正式进军风电叶片行业;2015 年起开始培育锂电池隔膜业务; 2016 年正式收购泰山玻纤,实现玻纤产业与风电叶片协同发展。玻纤为风 电叶片主要原材料之一,公司生产叶片使用的玻纤主要来自于泰山玻纤, 价格稳定,供应链保障性强,此外,泰山玻纤研发的高模玻纤可适配大型 化的风电叶片,支持公司风电叶片产品的迭代升级。2021 年公司无碱玻纤 制品,风电叶片和锂电池隔膜业务营收分别为 87.52、69.76 和 5.76 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 40.7%、32.5%和 5.2%,2017 至 2021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分 别为 10.85%、18.89%和 81.55%。公司整体营收结构较为均衡,锂电业务占 比有所提升。
5.4.长海股份
长海股份深耕玻纤制品。公司拥有完整产业链布局,持续推进产能扩 张。与其他龙头企业不同,长海股份深耕玻纤制品而非玻纤纱,包括短切 毡、湿法薄毡、复合隔板、涂层毡等,打造自身独特优势。 业绩方面,20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5.06 亿元,同比增长 22.71%; 实现归母净利润 5.72 亿元,同比增长 111.46%。2022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 业收入 15.37 亿元,同比增长 30.42%;实现归母净利润 4.28 亿元,同比增 长 64.99%。
公司玻纤产能稳步扩张。根据公司债项跟踪评级报告,截至 2022 年 3月末公司玻璃纤维纱年产能达到30万吨,公司 5 条薄毡生产线项目于 2021 年建成第二条,推动公司薄毡年生产能力提升6,000万平方米。此外,公司 60 万吨高性能玻纤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尚在审批中,此外,子公司天马集团 拟将原有的一条年产3万吨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升级改造为一条年产8万吨高端高性能玻璃纤维及特种织物生产线。待薄毡和基地项目建成后,公司玻纤年产能可达95万吨。公司布局全产业链,经营较为稳健。树脂是玻纤复材的重要原料,公司自身拥有以玻纤纱、玻纤制品及玻纤复材为主的纵向产业链,并通过天马集团进行树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布局横向产业链,并通过产业链一体化平滑周期波动,经营较为稳健。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系统发生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