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日化行业史上空荡荡的回响,眼看纳爱斯不愿合资,保洁也不装了,直接摊牌,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洗衣粉行业内著名的射雕行动,从三个方向疯狂狙击纳爱斯。
首先是降价,号称从不降价的汰渍,从原本的三块多降价到了一块多。第二是围堵。宝洁在自己众多的子品牌里直接祭出了种子选手汰渍,从小卖部到农贸市场,从路边摊到大超市,保证只要有雕牌的地方,就一定会有汰渍。
最后是宣传。宝洁斥资 1.7 亿,邀请郭冬临老师,把原来生意宣传产品功能的广告转变成了更接地气的形式,在节目里各种走街串巷介绍产品。只可惜外资们了解市场,但不了解中国,更不了解他们的对手。面对“射雕行动”,纳爱斯强势回应:“你有本事就把我打死,如果打不死,我就会变得更强大”。不得不说,从哲学角度来看,这句话已经站在了和尼采名言“凡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强大”同一高度。

让纳爱斯拥有如此底气的原因,是因为在纳爱斯集团成立那年,纳爱斯就已经先后在湖南、四川、河北、吉林和新疆建成了五大生产基地,与丽水的总部组成了最强六边形属性面板六大基地的建立,在实现原产地销售的同时,也极大降低了生产和物流货运成本。
宝洁现在冲过来和自己比价,纳爱斯都笑了,直接化身价格屠夫在宝洁头上暴扣。
几个回合下来,雕牌的市场份额只下降了 3.8个百分点,仍然领先汰渍10 个百分点,高居行业榜首。宝洁却以3000万的亏损无奈退出了竞争。在洗衣粉领域战胜宝洁的同时,也让纳爱斯看清了对手。
即便是业绩下滑的今天,宝洁 5000 亿的营收也依然是纳爱斯的 20 多倍。这是因为洗衣粉只是宝洁所有营收渠道中的一环。
04 进军新品,华丽崛起
要想拥有宝洁那样的营收,纳爱斯就必须向着具有更高附加值的个人护理产品如洗发水、沐浴露等赛道进军。
虽然当时已经有“活力28”等日化企业在疯狂扩张产品线后,经营不善,最终被德企买断的翻车背景。但按照庄起传的说法,卖便宜货做大市场不是本事,只有高附加值产品也能卖得最大才是英雄。于是纳爱斯顶着压力开始向高附加值产品进军。
2002 年至 2003 年期间,纳爱斯在营养牙膏、超能天然皂粉和洗发水三条赛道上齐头并进。其中超能天然皂粉在孙俪的“用一次就知道是我想要的”广告轰炸下家喻户晓。
营养牙膏小试牛刀后,2006年正式推出的牙牙乐儿童营养牙膏,也让纳爱斯一举拿下儿童牙膏第一品牌的头衔,但资本市场上注定不会有永远的一帆风顺。

在利润更为丰厚的洗发水领域纳爱斯没能延续之前的好运气。好在之前几个领域的积累,让纳爱斯拥有了收购的底气。
2006 年,发展个人护理产品成为我们集团新的选择目标。徒手起家,亲力亲为的方法太慢,想要在个人护理市场找到捷径,收购其他企业成了集团不二选择。这是后来庄起传在采访时的回答。
2006 年 11 月,纳爱斯对原英属中石公司麾下的 100 年润发、希亚斯等三大品牌进行全资收购,大举进军个人护理用品市场。产品线的扩充让纳爱斯保证了销售和利润的稳定增长。在后来的 2015 年,纳爱斯又以 7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台湾妙管家股份有限公司 100% 的股权,进一步扩充业务。同年,纳爱斯高附加值产品在产值中的占比已经高达67%,销售额破 190 亿,位居世界日化产业第五,彻底实现了自己的吊车尾逆袭梦想。
如今,纳爱斯不仅是国产品牌的捍卫者,在全球也已经有了九大生产基地,先后进入到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从原来的全国倒数到现在的全球第五。
无数次跌宕起伏的发展过程中,不难发现,当年外资企业瓜分中国市场的残酷现实在今天其实并未改变。在全球化博弈愈发激烈、局部冲突战火不断的今天,其实同样也有着无数企业正面临外资力量的“射雕行动”。但在这块充满奇迹和机遇的土地上,相信我们终将守得云开见月明。希望纳爱斯能够一直勇往直前,带领更多民族企业走出困境,实现更多大国品牌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