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A股怎么走?十大券商最新!中信:最稳妥入场在10月!国君:别着急抄底
配置上均衡为主,聚焦“3”条配置主线+“1”主题。
1)受益于“因城施策”政策持续放松的:地产等;
2)新能源板块细分高景气度领域,如储能、风、光等;
3)后续疫情防控将进一步优化,估值存在修复的板块,如:白酒等。
主题方面,推荐受益于“国产替代”的“半导体”等。
6、民生策略:风雨欲来,拥抱“反脆弱”
当下风险资产可能面对流动性冲击的调整,投资者从短期角度纵然可以选择回避。但既然通胀无处可逃,现金也并非安全资产,我们在波动中选择和未来更重要的资产站在一起,其中包括能源(煤炭、油)、基本金属(铝、铜、锌)、运输(油运、干散运)、能源转换的电力以及货币“湮灭”下的黄金。同时,资源的争夺和“精神消费”兴起是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我们看好国防军工、信创和元宇宙。中短期看,占优策略仍然是看好中国经济预期的修复,我们推荐:房地产、白酒、银行。
相较于3~4月,本轮调整过程中的市场交易更为“躺平”。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自8月中旬以来,以两融为代表的部分趋势交易力量的活跃度加速下降,目前处于年内低位。更重要的是,当前无论地产因素,还是海外流动性因素,可能均处在“临界”位置。市场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每个人也同时心怀希望,这让行情大概率在波动中分化,走向阻力最小的地方。
值得关注的是,自市场调整以来,宽基ETF被主要净申购,且以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为主,而中证1000ETF则被净赎回。其中,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相关的ETF主要以机构持有为主(部分第一大持有人为重要机构),这意味着面对市场调整,部分“平准”力量更多地选择的是与经济更为相关的领域,而这些资产也调整中展现了更好的韧性。
7、中信建投策略:风险释放、机会孕育
从市场历史规律来看,国庆后一周季节效应上一般走强,从2005至今各A股主要指数节后上涨胜率最高为创业板指91.7%,最低为上证50与中证1000,胜率为70.6%,平均胜率很高。综合考虑本轮市场调整周期、幅度与当前估值,和10月重要会议对风险偏好的影响,我们认为后续应该积极把握布局机会为主。
首先,4月大底以来市场调整周期和回吐比例都很充分,且当前困扰市场的利空较4月底更弱,4月底市场同时受到国内疫情、海外大通胀和大紧缩的冲击,但目前主要是,4月底市场对基本面和流动性层面的担忧更多预计此次探底风险小于4月底。
其次,市场当前估值水平和隐含风险溢价来看,现在配置权益类资产性价比较高。目前上证综指市盈率TTM仅为12.06,处于近3年来6.88%的位置。万得全A市盈率TTM仅为16.59,处于近3年来7.15%的位置。
最后,政策目前仍密切关注经济恢复。最新一次国常会重提经济大省挑大梁和“放管服”改革;银保监会表态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势头得到实质性扭转;且考虑到重要会议的临近,复盘过去三轮大会前政策变化看,当经济预期低迷时,大会前政策有望密集出台,带动经济快速企稳。
我们认为,一方面,内需正在筑底,另一方面“大安全”是重要中期投资线索,包括:产业链安全、国防安全、科技信息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最后,我们认为,对于Q4旺季仍有景气向好预期的新能源领域优质公司,值得逢低加仓,重点行业:军工、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农业、食品饮料、地产、储能、风电、光伏、锂电等板块机会。
8、兴证策略:当前已是底部区域 价格比时间更重要
从多个指标来看,当前市场已进入底部区域。1)股权风险溢价上,万得全A、上证综指、创业板指股权风险溢价已分别升至2010年以来的74.1%、83.7%和95.6%分位,均已超过2016年股灾后,其中创业板已基本回到今年4月底时水平。2)估值层面,当前上证综指12.1倍的PE估值也已接近2020年3月以及今年4月底时水平,创业板指更已低于2020年3月。3)市场活跃度上,沪深两市成交额已连续5个交易日维持在6500亿元左右,已明显低于今年4月底时水平,两融余额也重新回落至1.6万亿元以下。4)资金面上,9月至今偏股基金仅新发301亿份、环比继续放缓。与此同时,私募等机构近期仓位也有所回落。
因此,从多项指标来看,市场悲观预期已很大程度反映在股价中。往后看,尽管在内外部不确定性扰动下,短期市场受制于风险偏好整体仍然偏弱势,但从空间上我们认为调整已比较充分、市场已是底部区域。